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孔雀东南飞》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刘瑄现编剧。生、旦为主唱做戏。事出古诗《孔雀东南飞》。1953年甘肃省镇原县六一秦腔剧团首演李应魁、杨俊清、李育民、陈文俊演出。本剧讲述了东汉末年,庐声江府吏焦仲卿娶妻刘兰芝,尊婆爱妹,夫妻和睦。其母为门第观念所使,逼仲卿休妻。兰芝归家后,为胞兄不容,为得利而逼兰芝改嫁太守之子。仲唧和兰芝几经复婚未果,最后双双殉情。 -
82019-10
[ 词条 ]白水县仓颉庙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白水县东北四十公里史官镇仓颉庙山门两侧。系并台双戏楼,坐南向北,东西两台各为三间,式样大体相同。东台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后多经修葺,硬山顶,玻璃筒瓦覆盖,檐柱四根,将台面分作三间,中柱四根将进深分作两间。台基高1.54米,台面宽8.9米,进深8.6米。前檐柱托大额枋、栏额枋、挑檐枋,前台两侧建八字音墙,增强音响效果。西台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台面通宽8.22米,基高1.37米,进深8.31米。两台后墙题壁甚多。 -
82019-10
[ 词条 ]西安城隍庙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路北城隍庙内。据《长安县志?卷十六》载:“城隍庙在县治西,前明建……雍正初毁于火。总督年羹尧改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修,建乐舞楼,后多经修葺”。戏楼坐南向北,为重檐歇山前带歇山卷棚式屋顶,五架梁木架结构。屋面为五脊六兽,琉璃筒瓦覆盖,东、南、西三面回廊环绕。楼高15米。台基高2.45米,面宽11.2米,后宽13.2米,进深13.2米。总面积168.6平方米。整个舞台平面宽敞,前檐栏枋上施列拱九朵,正中施五踩斗拱,角柱施转角五踩斗拱,额板雕五龙腾云,明间檐、前檐、后檐、廊檐分别雕饰“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及龙首、凤头、雕饰花板等。该庙每年四月初八和八月中秋举办庙会,会期三天,其间举行酬神唱戏。 -
82019-10
[ 词条 ]关帝庙戏楼
修建于关帝庙的戏楼,有关帝庙的地方几乎都有修建。①庄浪县关帝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庄浪县城中心街上。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砖木结构,总高6.7米,宽5米,深5.7米,左右副台各宽2米,台后分成三间,各宽3米,台面板条铺成,四角四柱支撑,另四柱隔成前后台开间。系顶枋架结构,楸、檀、马台板下空可过行人。后墙挖出上下场门,台后有化妆室,坐南朝北,与正殿相对。戏台左、右、后环墙,檐顶斗拱卧角。椽纵横交错,中间主体为“五檩四椽”式,楼顶绿色琉璃瓦,四周呈放射状,雕饰屋脊,两头鸱吻兽头。楼下中间大门直通关帝大殿,左右为泥塑红、白大马各一匹。横梁有题记,上书:“大清康熙七年岁次戊申孟夏毂旦敕授文林郎庄浪县金壹佰两重建缘首邑民蒙习漾”。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始日,当地民众请戏班在此演出。②嘉峪关市关帝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嘉峪关朝宗门对面南闸门内。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台梁墨笔题记:“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关中曹良臣左哨把总秦兴成右哨把总黄达义经制额外委土遮(庶)军民重建。”坐南向北,台口高3米,宽8.8米,深9.5米,台基高2.5米,总高8.5米,建筑面积114平方米。三间四格,进深两间,青石台基。前台为歇山顶式,后台为硬山顶式。屋顶起脊瓦兽,琉璃盖瓦,前后台以木制隔扇相隔,前台两侧有砖砌八字形屏风,上书对联:“悲欢禽合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正台竖立两根红漆明柱,上悬木刻对联,左为:”时雨助王师宜取万里昆仑争迎马迹”;右为:“春风怀帝力且喜十年帷幄重握刀环”。关帝庙系道教庙,此戏楼也具道观风格。1958、1979年两次维修,风格依旧。 -
82019-10
[ 词条 ]《艺苑英华》
陕西省戏曲演员集锦。孟昭勋、武原、王治国、范德元编撰。1987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图文并茂,印刷精致。通过照片与文字介绍了近10年来活跃在陕西舞台上的48位优秀演员。其中秦腔演员有马友仙、马蓝鱼、王玉琴、王辅生、尹良俗、员安民、贵宗汉、闯更平、阁振俗、刘其慧、刘毓中、任哲中、乔新贤、宋上华、余巧云、李夕岚、李爱琴、肖玉玲、肖若兰、陈妙华、孟遏云、杨金凤、张咏华、张彩香、张新华、段林菊、高登云、郝彩凤、曹海裳、郭明霞、崔惠芳、温喜爱、焦晓春、樊新民34人。剧照187幅,每人有一篇小传。 -
82019-10
[ 词条 ]武都市隍庙街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武都市隍庙街。明隆庆年间与城同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州陈勋重修。正殿外面为八卦挑阁銃戏楼,楼檐悬有“立见报施”红底黑字匾额一面,系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经过阶州(武都古称)时为戏楼所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武都军区文工团为庆祝武都解放,在此演过秦腔《鱼腹山》,1955年后拆除。 -
82019-10
[ 词条 ]《擅行传》
《擅行传》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生、净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项羽从始皇墓中盗得财宝无数,火烧阿房宫,大封诸王,并欲迁义帝于湖州。张良为动项羽迁都之心,教唱民歌以激思乡之情。韩信弃楚往投刘邦。项羽闻之,派大将英布追杀。韩信杀散关守将夺关而逃,途中又杀指路樵夫,后得辛奇相助,遂抵褒中刘邦营下。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名伶之声》
秦腔曲谱集。马应丛记录整理。1986年甘肃省群众艺术馆编印。共两集。第一集为小生、须生与小旦唱腔三部分,其中“小生唱腔”中收有任哲中、苏育民、李爱琴、张新华、牛利民、靖正恭、杨令俗、王藏华、刘茹慧演唱的唱段17段,“须生唱腔”中收录刘毓中、刘易平、袁克勤、闯更平、康正绪、李爱琴、乔新贤、负宗汉、景乐民、负安民、王君秋、杨天易、焦晓春、孔新成、陈仁义演唱的秦腔唱段20段,“小旦唱腔”中收肖若兰、苏蕊娥、马友仙、余巧民、马蓝鱼、肖玉玲、屈效梅、宋上华、熊月玲、王晓玲、霍惠君、曹海裳、张彩玲、查俊卿、韩坤义、左红、郝宝册、杜秀霞、杨新莲演唱的秦腔唱段26段。第二集包括正旦、老旦、花脸、丑角及现代戏男女声唱腔六个部分,其中“正旦唱腔”收李正敏、郭明霞、肖若兰、刘棣华、余巧云、郝彩凤、王玉琴、张咏华、王麦兰、杨凤兰、屈效梅、李淑贤演唱的秦腔唱段20段,“老旦唱腔”收李正华、王玉琴、阎冬贤演唱的唱段四段,“花脸唱腔”收田德年、周辅国、张建民、陈振义、刘茂森、李可易、卫保善、李买刚、米新洪演唱的唱段10段,“丑角唱腔”中收有樊新民、阁振俗、王辅生、李兴,王定秦演唱的唱段五段,“现代戏男声唱腔”中有郭葆华、尹良俗、任哲中演唱的唱段三段,“现代剧女声唱腔”中有肖若兰、宁秀荣、李夕岚、郝彩凤、崔惠芳、王麦兰演唱的唱段七段。书后还有乐谱符号、锣鼓字谱说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