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正艺社
陕西秦腔班社。1936年李正敏创建于西安。主要演出李正敏拿手剧目。如《二度梅》《五典坡》《白玉钿》《白兔记》《玉堂春》等。同时,还培养出一期“艺”字辈学员,如田艺勇、雷艺强、严艺芳、张艺全、钟艺魁、童艺民等。后因剧场被人强行占据,迫使长期流浪演出。1948年转让于泾阳贾志明,名明改正社。 -
82019-10
[ 词条 ]宝鸡新民社
陕西秦腔班社。1936年由宝鸡戏剧爱好者姚仁庵、张志经、焦茹、王英、强正杰、王紫京、刘治洲等倡导并筹资创办,址设虢镇。姚仁庵、焦茹任正副社长,张志经等为领班。主要演员有须生王景民、赵振华、田玉林,大净王彦忠,旦角四样儿、双忠、李筱玲、碎天民,小生张新华、米映民,丑角杜干秦、吴惠民等。演出剧目有《五丈原》〈大报仇》《对银杯》《金玉奴》《回荆州》《列海驹》《炮烙柱》《凤银驹》等。并培养出来四喜、长娃、范玉华等一批新秀。1947年因管理不善而解体。 -
82019-10
[ 词条 ]《春闺考试》
秦腔小戏。范紫东编剧。别名《春闺选婿》。小旦、小生、文武生唱做戏。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范紫东秦腔剧本选》书录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三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郑国徐吾犯之妹徐瑞云,许婚公孙楚。权臣之子公孙黑争之。郑公降旨楚、黑考试,由瑞云自择。考文,两家落选;考武,公孙楚胜,遂娶瑞云。 -
82019-10
[ 词条 ]《三巴掌》
现代本戏。冯萌献编剧。唱做并重。1985年陕西省兴平县剧团首演。昝金香、张致华、宋志刚、石卫民等演出。本剧讲述了青年包二福因情场失意,陷入赌场。他怨愤至极,意欲杀人。当当嫂不避流言蜚语,帮包二福悬崖勒马,重新做人,成立编织厂让二福大显身手。 -
82019-10
[ 词条 ]《秋风秋雨》
范紫东所编剧目。别名《鉴湖女侠》《秋瑾传》。须生、正旦唱做工并重。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六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革命党人徐锡麟和秋瑾女士,从日本留学回国,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徐为掩护身份,捐了个候补道员,得安徽巡抚恩铭重用,妄以巡警督办,统领陆军、警察大权。拟于巡抚学堂毕业典礼会上起义,起义失败,徐锡麟遭捕牺牲。秋瑾至家乡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受徐案连株而遭捕。在知府堂上,大义凛然,手书“秋风秋雨愁煞人”诗句,慷慨就义。 -
82019-10
[ 词条 ]《鸦片战记》
高培支所编剧目。小生唱做打并重。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五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林则徐奉命于广州禁烟,布令各国商人不准贩卖鸦片。英国借辞抗拒,林即于虎门焚烧英商烟土。英调军进攻,林率军民击退英军。英转陷舟山、定海,侵宁波,扰乱津、沽,并占领香港。清廷惧之,遂遣琦善与英议和,林则徐被削职贬伊犁。 -
82019-10
[ 词条 ]严森林
严森林(1946- )秦腔剧作家、评论家、编剧。兰州市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剧本创作和戏剧评论。曾任兰州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兰州市秦剧团团长。所创作的大型戏曲作品有秦腔敦煌壁画故事剧《葺宝记》《喜狗娃烂漫曲》《柳树林风情》,舞剧《秦大河》,科幻童话剧《企鹅号》等;另有各类小戏、小品《春雷》《老俩口与仙鹤》《莫高?后人》等20余部。其中《喜狗娃烂漫曲》获甘肃省文联剧本创新奖并进京演出,《茸宝记》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剧本创作一等奖等,《老两口与仙鹤》获甘肃省小戏小品调演创作一等奖。所创作和撰写的散文、报告文学、戏剧影视评论总计字数已逾60余万,影响较大的有《从理论实践情感上支持新戏曲创作》《〈大梦敦煌〉的五个验证》等。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
82019-10
[ 词条 ]祥盛社
甘肃秦腔班社。1934年由甘谷县金山乡任建清组建。因自任社长,故亦称“任家班子”。除在本县乡镇演出外,还流动于庄浪、秦安、天水、清水、静宁、武山、漳县一带。主要演职人员有东臣子(王镜民,须生)、蒋发云(净)、任建清(任麻子,工净)、冯腊梅(旦、兼导演)、冯灵子(秀才,须生、旦)、高丽铜(净)、王玺民(须生)张永山(武生)、刘爱华(旦)和李生财(司鼓)。1945年,又从天水聘请谢鸿民、张启民、蓬连巴、蒲子英、张凤棠等人参加演出。尤其东臣子,生旦净丑皆能,技压陇南群雄,当地人故以“听了东臣子的乱弹,胜如当了县官”颂扬。演出剧目有《四大夫伐齐》《草坡面理》《蜜蜂计》《子期论琴》《药王卷》《蝴蝶杯》《东吴招亲》《临潼山》等。1951年,并入清水县秦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