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兰州白云观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兰州市滨河中路东首白云观内。清道光十七年(1838)建成。《重修皋兰县志》载:“在西郊外,黄河滨道,道光十七年建,十九年列入祀典。”原有两个戏楼,一在上白云观,位于极寿山顶;一在下白云观,位于雷坛河下游,黄河南侧。上白云观戏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塌毁,下白云观戏楼至今完好。坐北向南,面对大殿,木质结构,重檐歇山,琉璃盖瓦。台口宽10米,高45米,深5米,台基高3米,总高10米有余。台口左右有谈瑞岐所题木刻对联,上联:“觉来梦里黄粱过眼浮云非富贵”;下联:“舍遍怀中丹药关心满地是疮痍”。另副佚名对联,上联:“为子当孝为臣当忠千百载豪杰英雄皆抱定这性中根本”;下联:“何日无烦何人无梦四十年得失荣辱悟澈了枕上因缘”横额:“借假传真”。 -
82019-10
[ 词条 ]李林平
李林平(1924~)秦腔须生演员。甘肃人。幼入甘肃平凉平乐学社学艺,工文武老生。出科后在甘肃、宁夏等地搭班演出。后参加宁夏银光剧团。1958年曾任宁夏秦腔剧院一团团长。他唱做倶佳,尤以红生戏见长。擅演剧目有《夜观春秋》《烈火扬州》《游龟山》《出五关》《摘星楼》等。还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中以须生反串小生饰演杨乃武。 -
82019-10
[ 词条 ]武威市文昌宫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武威东南隅。清嘉庆年(1803)由邑人募捐建成。坐南向北,处于二门与文昌祠牌楼之间,台口对桂籍殿。楼高10米许,砖木结构,由16根木柱支撑。楼为歇山顶式,双层卧脊飞檐,脊顶有鸱吻兽头。台宽10米、深10米,台口高2.7米,木板台面,距地2.2米,三面开放。台下四面敞开,可通行人。台口有戏联,左书“忠奸贤愚聊假今形传古教”;右书“治乱安畏为助风化扮粉墨”。民国时改为图书馆。1980年武威市文管会重新维修。 -
82019-10
[ 词条 ]天水市皂郊镇太白庙戏楼
天水市皂郊镇太白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天水市西南15千米下寨子。始建于明末,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维修,光绪年间、1935年两度维修。坐东向西,土木结构。2.8米,宽4米,深6米,总高8米。农历四月初逢太白庙会唱戏。 -
82019-10
[ 词条 ]环县兴隆山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环县四合塬敬輕岘村。约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清康熙、道光时期曽两次维修。占地940平方米,舞台面积80平方米,砖木结构,楼阁式,飞檐翘首,内壁绘有壁画&农历三月初三例行庙会。1969年兴办林场,拆除改建为苹果园。 -
82019-10
[ 词条 ]开场铜器
亦称“开场锣鼓”。正戏开演前由武场乐队演奏的打击乐曲。曲体十分长大,可独立演奏。过去露天广场或庙会演出,必以开场铜器先行“吵场”,活跃剧场气氛,招涞各方观众。有[湖广靜][南瓜蔓][十样景][暴落锤][串子][闹元宵][四锤]等,都是各种不同的“动作铜器”联缀构成的击乐套曲。目前已少有演奏。湖广43亦称“钩锣”“大锣”。秦腔武场主要乐器之一,开场铜器的一种。面大体重,击奏时须挂置于特制木架铁钩之上,故得钩锣之名。又因产地出自湖广,亦名“湖广锣”。王绍猷《秦腔记闻》:“钩锣来自湖广,亦称湖锣,为正宫声,即吾国古乐之黄钟也。秦剧中凡乐舞排场皆用之。”铜制,圆形扁平,直径65~70厘米,锣面中心凸起,称锣心,是主要敲击部位,所发的音为“正音”,按传统所言钩锣最佳音高,即“F宫”或“G宫”;锣心外围下凹部分称“锣脐”,所发的音称“偏音”,多模拟风声、雨雪等效果;敲击锣的边棱为“榜音”,用于模拟更锣和营造深夜寂静气氛等。钩锣的音响浑厚深沉,余首绵长,具有秦腔之特色,故属大铜器的主要乐器。秦腔在正式表演之前击奏的击乐套曲,因主奏乐器为钩锣,故曲名亦称[湖广锣],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全曲含[慢剁锤][七锤][两锤][四锤][大列锤][钩锤][加官帽][双豹子头][倒脱靴][双环倒脱靴][拥锤][倒四锤][浪头][慢五锤]等众多锣经,分章节(俗称“窝子”)反复组合变奏,是秦腔开场铜器中最长大的击乐套曲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秦腔在广场演出中经常演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极少演奏。暴落亦称“马锣开场”。秦腔开场铜器中曲体最长大的击乐曲之一。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通常在正戏开演前击奏。因气氛识烈火爆,故名。又因其间“马锣”音响比较突出,有人故称其为“马锣开场”。全曲含[滚头子][列锤][五顶魁][倒脱靴][钩锤][滚头子][两锤][拥锤][擂锤][倒四锤][金钱花]等众多锣经。秦腔在广场演出中经常演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极少演奏。十样意亦称“十翻开场”。由众多动作铜器为主体,双笛吹奏曲牌为辅助的综合联缀大型吹打乐套曲,通常在正戏开演前击奏。全曲含[三通][十八锤][滚头子][列锤][五顶魁][单豹子头][拥锤][摩锤][列锤][浪头]等众多锣经。其间还套人了[十板头][哪吒令][收江南][钻天哨][上苍][夜深沉]等笛子曲牌。由于演奏难度较大,不为人们所轻易掌握,其流行不甚广泛。目前已极少演奏。南瓜又称“铰子开场”,因演奏中“铰子”音响突出而得名。秦腔开场铜器中曲体最长大的击乐曲之一。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通常在正戏开演前击奏。全曲含[大列锤][滚头子][五顶魁][加官帽][单豹子头][倒脱靴][钩锤][大浪头][倒八锤][列锤][半截望家乡][拥锤]等锣经。秦腔广场演出中经常演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极少演奏。串子亦称“豹子头开场”。秦腔开场铜器中曲体较为短小的击乐套曲之一。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通常在正戏开演前击奏。全曲由[剁锤][硬五锤][双豹子头][倒脱靴][反列锤][滚头子][拥锤][豹子头]等锣经组成。其中[两锤]前奏之后的“加官帽”段落中,巧妙地串用了[单豹子头]和[双豹子头]锣经,故名“串子”或“豹子头开场”。原在广场演出中经常演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极少演奏。闹元滴秦腔开场铜器中曲体最长大的击乐曲之一。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通常在正戏开演前击奏。全段分为三个章节,因气氛热烈紧凑、欢快喜庆而得名。全曲含[四锤][列锤][钩锤][滚头子][加官帽][豹子头][倒脱靴][钩锤][拥锤][七锤][两锤][倒四锤][擂锤][浪头]等锣经。原在广场演出中经常演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已极少演奏。 -
82019-10
[ 词条 ]《中国戏曲志陕西卷艺文志》
焦文彬编著。1987年3月《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编委会内部印行。该书分5部分。第一部分为历代咏剧诗抄,选录有明清以来歌咏秦腔的诗、词、曲、歌350余首,按年编排;第二部分为清代秦腔剧目汇考,考订了清代秦腔剧目近千种,均有资料出处;第三部分为历代禁戏文抄;第四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汇演、剧本评奖戏曲获奖者名单;最后一部分选录有近百年来秦腔音响资料编目。 -
82019-10
[ 词条 ]《落魂镖》
《落魂镖》甘肃秦腔独有剧目。秦腔传统本戏。老丑、正旦、丑旦唱做并重。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光绪七年存抄本。本剧讲述的是汉高袓时,朱天成之兄天礼娶妻刁氏,不贤,弟天信性敦厚,在学攻读。天成出外行商,刁氏假言天成死,逼其妻李氏改嫁,李不从。习氏逼天信辍学务农。叔父朱清闻讯,将天礼夫妇饱打一顿。后,全家逃避兵祸,途中天礼夫妇竟将李氏、天信骗卖。番邦造反,其公主使落魂镖大败汉军。天成被掳,招赘驸马。天信幸得中武魁,奉旨阵前兄弟相认,天成归顺,全家团圆。刁氏被雷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