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东窗记》
罗雪樵所编剧目。文武生、老旦、白净、净角唱做打并重。事出《宋史?岳飞传》、宋元戏文《岳飞被掳东窗记》、明小说《大宋中兴岳飞传》及无名氏杂剧《东窗事犯》等。宁夏觉民学社首演。本剧讲述了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岳飞奋力抗击、屡立战功。金国四太子金兀术暗中勾结南宋奸相秦桧,设计陷害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杀害于风波亭。 -
82019-10
[ 词条 ]平乐社
甘肃秦腔班社。1930年国民党陇东陈桂璋部十三师参谋主任张本仁邀高天喜等著名演员创建于平凉。共办三期,招收150余名学员。首任社长张本仁,于1931年招收50余名学员,学期九年,学员以“中、华、民、国”四字起名。培养出王保华、鲁定国、景乐民、雪文华、熊建民等一批学员。1932年继任社长胡农泉主持招收第二期,共50余名,学期七年,以“平”字起名,培养出薛再平、阎更平、张方平、李林平、焦云平、乔良平、张乐平等。翌年,该社改名“陇东平乐学社”,明确表演、教学为一体的宗旨。1935年陇东绥靖司令杨子恒调防河南,并将两批学员编为新生游艺队赴豫巡演,两年后返回。1941年高希中主持招收第三期,共40余名,5年学期,以“乐”字起名,且首招屈效梅、王彩霞两名女学员。刘文乐、郑守乐、郭康乐、黄旺乐等均出自该班。高希中、范醒华、秦鸿德、黄云亭、张正武、杨实易、张新清等任教,兼学国文、英语等。1946年停办。1949年8月,平凉军管会接管,易名平凉剧社。1950年又改建为新光剧社。演员阵容庞大,先后聘用孟遏云、王文鹏、傅荣启、大麻子、李可易、刘全录、王晓玲、沈和中、沈爱莲、汤秉中等,上演陕西易俗社新编《三滴血》《双锦衣》《韩宝英》《人月圆》等历史剧目以及《家庭痛史》《黄花岗》等文明戏。同时又创办科班3期,培养学生150余名,在表演、音乐、舞美、化妆、服饰等方面立足于改革,成为甘肃秦腔走向改良的代表。 -
82019-10
[ 词条 ]张鼎望
(生卒年不详)清初文学家、秦腔理论家。 陕西泾阳县人。 字荆观,号渭滨。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系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授东明知县。自幼喜好地方戏曲,经常出入庙会观看演出。康熙四十年(1701)写成《秦腔论》一篇,考其历史,论其声腔,赞扬其表演艺术之精湛。雍正十一年(1733)举博学鸿词,坚辞不赴。该《秦腔论》收入《鲁桥八景集》中,焦文彬等《秦腔史稿》中称其是第一部关于秦腔艺术的专论。 -
82019-10
[ 词条 ]囚龙宫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武生、净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聚怀南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明宪宗时,国舅崔庆年欲强娶白侍郎之女,未遂。又陷害白侍郎被满门抄斩。白女被石元帅之子石怀珠救出并完婚。此事激怒崔国舅,石家又遭诬陷,石元帅蒙难。皇太子为此不平,心有不满,被宪宗囚入龙宫,后为齐元救出同赴边关。石怀珠发兵清君侧,崔国舅被杀。 -
82019-10
[ 词条 ]《扶徐国主》
李干臣编剧。别名《虬髯公》。生、旦、净、丑唱做工戏。事出明人张凤翼《红拂记》传奇。陕西易俗社首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隋末,杨素府有红拂妓者,拜张忠俭为兄,随李靖至长安同辅李世民灭隋。后张忠俭乃偕妻同往海外,立扶徐国主。 -
82019-10
[ 词条 ]《软玉屏》
范紫东所编秦腔剧目,分上下两本。小旦、小生唱做戏。事出《清稗类钞》。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范紫东秦腔剧本选》书录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一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丁守梅原与安徽巡抚魏效忠之女魏纫秋定亲,魏效中见丁守梅衣衫滥褛,家道中落,逼其立写退婚文约。丁之同窗好友秦一鄂,对魏逼丁退婚极为不满,遂假娶纫秋,使之与丁守梅成婚夜逃。魏之宠妾黑氏,嫉妒丫鬟雪鸿姿色,致其死,命家人半夜抬出弃之江中。适纫秋遇见,乃以己衣衣之。魏误为女尸为纫秋,立捕一鄂偿命,一鄂匿藏岳家。魏见一鄂未婚妻貌美,欲以千金纳妾。一鄂将计就计,女扮代行,妙香男扮而逃,赴京应试得中状元。因黑氏哭闹不休,魏终未将一鄂收房。纫秋与守梅外逃,适遇其吴一清,随带进京,舅父将其嫁于白妙香,洞房之中,真相大白。夜三更,持刀闯入魏效忠房中,痛打魏及黑氏,并盗走印信,假造文书,送往刑部,为雪鸿鸣冤。守梅拾印得赏,魏将秦一鄂嫁于守梅。后冤明,黑氏凌迟处死,魏效忠受斥,白妙香因捐银帝赐软玉屏,夫妻各自团圆。西安易俗社演出《软玉屏》剧照(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泰和社
甘肃秦腔班社。1926年原民勤行宫和盛社艺人刘发杰、黄根成、钟常富等返乡后,吸收小曲、秦腔艺人组成的秦腔班。全班30余人,刘发杰任班主。农忙务农,农闲演戏,在民勤湖区各乡镇巡回演出。1929年马仲英部屠民勤时,主要演员逃散,剧社停演三年多。1934年重组时只剩十八九人,无力排演大戏,与德俊社合班演出。1937年,该社青年演员刘万益躲壮丁到内蒙古巴彦浩特,拜当地秦腔戏班兴华社演员吕少亭(艺名金叶子)为师,三年后返乡,带来十多本民勤罕见剧目,丰富了泰和社上演剧目。主要演员除刘发杰、黄根成、钟常富外,还有刘万益(俗称刘锁儿,小旦兼小生)、曹开兴(俗称曹旦儿,原为小曲艺人)等。1949年初解体。 -
32019-10
[ 词条 ]窦凤琴
(1959~)秦腔演员。女。工正小旦。甘肃宁县人。13岁考入宁县秦剧团。1985年调入甘肃省秦剧团,现为该团副团长。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注意借鉴兄弟剧种表演之优长,同时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发声技巧融入秦腔的演唱之中,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赢得“陇上金嗓子”“秦腔金凤凰”之誉。从艺以来,先后在30多部戏中担任主角,擅演剧目有《白花曲》《斩秦英》《玉蝉泪》《窦娥冤》《火焰驹》《梨花情》《思源》等。在历次全国和省级戏曲大赛中,多次获得最高奖项。还是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系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95年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窦凤琴饰演《斩秦英》之银屏公主(王正强提供)窦凤琴精彩唱段:《窦娥冤-杀场》《火焰驹》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