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汉宫泪》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邓春松编剧。生、旦为主唱做戏。事出《史记吕后本纪》。咸阳市大众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汉武帝刘彻,老年纳民女钩弋于河间,生子弗陵。刘彻欲立为太子,众大臣恐子少母壮,将来母后专权重蹈吕雉篡权之覆辙,提出除去钩弋。刘彻以社稷为重,逼杀钩弋于掖庭,引发皇权与人性的激烈冲突)最后刘彻阴魂抛弃皇权冠冕,与钩弋幽灵相会于奈何桥上。 -
82019-10
[ 词条 ]《陕西戏曲音乐论文选》
秦腔音乐研究论文集。1983年10月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分会编印。汇集了1982年1月第一次陕西音乐学术讨论会论文九篇。秦腔方面的有王依群的《秦腔声腔的渊源及板腔体音乐的形成》,吕自强的《应该重视秦腔音乐的音阶和音律》,李武华的《关于陕西民间音乐音阶的音高测定及其他》,强增抗的《秦腔音乐的调式及其和声》,刘均平的《陕西变体调式体系研究》,等等。其中对秦腔音阶中的“4”与“7”音高的认识以及处理方面的论文多篇。 -
82019-10
[ 词条 ]《雀台歌女》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姜朝辜编剧。生、旦为主唱做戏。2005年陕西省戏曲剧院青年团首演。导演徐小强等,作曲谭建春等,舞美张小楠等。任小蕾、曹普超、王小平、张蓓、赵丹红、李青等主演。本剧讲述了汉末,洛阳名伎来莺儿因避战乱,流落到邺城,被魏王曹操收留,置于铜雀台上为歌伎,其高雅的气质与出色的技艺深得曹操赏识。未几,被破格册封为美人。然而性格的悬殊和人生操守的差异使两人接二连三地发生矛盾和冲撞,由此演绎出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地位卑下的歌女,以其至诚笃信、大义真情使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剑卷了刃,从而闪耀出耀眼的人性光辉。任小蕾饰《雀台歌女》之莺儿、曹普超饰曹操 -
82019-10
[ 词条 ]手帕功
秦腔利用道具表演技艺的一种。演员借助手帕道具,进行各种技巧表演的基本功。秦腔舞台上多用于活泼伶俐的丫鬟奴婢和泼辣风骚的彩旦角色,技法有转、抖、叩、甩、拉、扔、拋、绕、盘、飞等多种。抛帕多以普通手帕做戏。一手执帕于上腹前,臂自然弯曲,将帕向上拋出。一手高至额头,不等帕落即用另一只手于胸前接住。拋帕时帕不能动汤太大,仅用手腕向上抖动,使手帕巧妙飞出。若系花旦拋帕,拋接均用兰花指式,切忌满把攥,动势要美而脆;如系彩旦抛帕,抛接也较多用兰花指式,方显灵巧。绕帕多以普通帕做戏。一手兰花指捏在手帕的一角,将帕提在胯前尺余许,做字形绕动,动时腰身略侧倾于帕,并用手腕发力,“∞”形路线要清晰,体态随和,切忌僵硬。飞帕以特制手帕表演。有外旋飞帕和内旋飞帕两种。①外旋飞帕。先将手的虎口向帕一条边线正中延伸,距帕中线寸余处捏帕,然后将帕向前上方外平圏旋飞抛出,使帕借助旋转力很快张开后,又落飞回来。②内旋飞帕。先用五指将帕托起,向前上方内平转旋出,使帕张开后又旋飞回来。飞帕主要借用手腕之力,帕向外抛时,腕要有旋扭劲,使帕借助旋转之力即可再转飞回来,若直接抛出就难以旋回。平转帕通常采用特制手帕表演。先用顺盘花或反盘花做起势,当帕向上转动时,顺势将帕旋出,手帕出手即会自动展开,然后将食指伸向帕下中心部位,手腕顺着手帕运转方向略略抖动,促使手帕加快旋转速度。平转帕起势,也可用五指将帕托起,拧动手腕,使之张开,食指顺势顶帕旋转。秦腔《挂画》之叶含嫣即有此表演。侧转帕以特制手帕表演。一手兰花指捏住帕的一边,置帕于本侧胸前,臂肘自然弯曲。手腕上翻将帕向前甩出,手腕反“∞”字形绕动。帕随腕的转动自然张开,当帕转至臂侧时,手腕略内叩上提,帕便会在连续转动中巧妙地从帕下钻过转至帕内侧,手腕顺势上翻继续反“∞”字路线。斜转帕多以普通手帕做戏。双手兰花指各捏帕之对角,拉展斜竖于一侧胸前,侧手高于太阳穴(鬓角处),另一只手置于胸位,手腕使内力揉动,将帕向里或向外自身转起来。转动时不宜拉得太直,要留有转动的余地,腕的抖动幅度也不宜过大。传统秦腔表现丫鬟或小旦活跃欣喜之情时常有此表演。如秦腔《柜中缘》许翠莲出场表演等。盘花帕多以普通手帕做戏。同时又是耍帕技巧之一,秦腔花旦常有此表演。有顺盘花帕和反盘花帕两体。①顺盘花帕。手的虎口向帕一条边线正中延伸,距手帕正线寸余处捏帕,臂自然曲起,置帕于侧胸前尺余许,手内平圏转动,帕随手腕翻转,可连续转动。②反盘花帕。执帕同前,唯方向相反。手外平圈转动,可连续循环。盘花时,手腕须灵活,手帕顺着手腕的转动自然展开,好似一个花盘上下翩跹。立圆花帕以特制手帕表演。两手各执帕的对边,置帕于一侧胸前,对侧手在上,两手将帕向里滚动,顺势对侧手离帕;本侧手的拇指、中指迅速换捏拧甩帕的边沿,使之转成立圆形。传统秦腔花旦有此表演。 -
82019-10
[ 词条 ]口条功
口条功又称“電口功”“耍髯口”“耍口条”等。秦腔借助服饰表演技艺的一种。借助戏中生、净角色所戴假须作各种不同舞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一种技巧。由于秦腔“口条”样式、密疏、长短不同,表演技巧也就纷呈多异,尤以三绺须表演技巧最为丰富,可概括为“捋、端、摆、绕、撩、吹、噙、挑扁、甩、弹、抖、飘、摊、推、搂、捨、夹,,共十八雛法。捋须分为满捋和半捋两种。①满捋。左右双手“虎口”轻轻夹着口条两边,自上而下捋过须梢。戏中“满”或“三络”的武将鲁夫、位显权奸多用。秦腔《游西湖》之贾似道,上场“自报家门”即以此式理须,表现出新矜恣纵不可一世之气;二是左右手心朝上,食指、中指夹着唇前须自上而下捋过须梢。戏中皇帝阁老、文臣学士多用。秦腔《打金枝》之唐王,打坐倾听公主申诉其被打情由时,常贯穿此式理须表演,来表现闲逸、潇洒、大度风范。②半捋。用拇指和食指虚捏鬓须或唇前须,自上而下捋至口条一半之处停止,以示凝思或观望。秦腔《困土山》中关羽,挑灯夜观《春秋》,一手“半捋”,一手端书,即用此式。端须双手或单手将须平端起来,表示让别人看自己,或者自己看自己,或配合偏头遮面,以示害羞。秦腔《拜台》中司马懿出场时即有此表演。摆须用头将须左右摆动,或施以臂腕力量配合摆动。有时反复多次,愈摆愈快,以示顽强精神或急切情绪。秦腔《走雪》中曹福,在“搜门”后,便是在[倒四锤]身段,穿插此式表演下场。绕须即以后脖上部使暗劲、下颏随之转绕口条。戏中多用于唾弃、斥责等愤怒之情;有时也表现疯癫病态和决意自刎之举。前者如秦腔《卖画劈门》之白茂林,唾骂胡管家时,随着“啊哑’之语,把头一偏,将须从一边向胡管家一边绕去,以示愤慨;后者如秦腔《杀驿》中吴承恩,自刎时的跪膝绕须表演即是。撩须两手心朝外,将须猛撩出去,撒落在胸前;或用指背将鬓须撩过一边,以示冲动。秦腔《烙碗计》之刘志明,在雪地寻侄途中有此表演。吹须有直吹、斜吹及丑角吹须等不同的表演程式。①直吹。即用嘴呼气,两胞鼓起,吹直唇前一绺胡须,多表示人物极度愤慨与恼怒之情。《杀庙》中,韩琪辱知陈世美遣其刺杀秦香莲真正原因,在双手使“磨锤子”的同时,即表演此式。还有一种直吹,方法为嘴呈瓶口形,但不鼓腮,小腹运气,徐徐缓吹,使唇前须扬起,多用于年迈体衰之人疾行赶路或刻画龙钟老态之相。《祭灵》之刘备,由张苞、关兴搀扶祭奠关、张亡灵时,即穿插此表演。②斜吹。用嘴角吹风,同时还借助“跑圆场”兜来的风力,使左右鬓须飘起。秦腔《徐策跑城》中徐策,在上殿奏本途中,即以此技表现其气喘吁吁、欣喜不禁的情怀。③丑角吹须。戴“丑三”“一戳”“八字”的人物吹须,则以鼻孔呼吸之技,使左右两须轮番直立、颤动。《苏三起解》中解差崇公道,一听苏三唱道“洪洞县里无好人”,即以此式表示气愤和不满。噙须将须梢向里折掖入口并咬住,表现其决断或狼狈之相。《葫芦略》中魏延,受到内外火攻,即有此表演;《临潼山》中李渊,在噙须的同时,还翻个“硬人”(京剧称“加官”),表现其痛心疾首的情绪。挑须左手握住右手食指,置于胸前须后,当拉开双手时,指背将须挑起,使之纷纷扬扬,走一步,挑一下,反复进行,表示焦虑、紧张、无计可施的情绪。《卖画劈门》之白茂林,看到菜刀前即有此表演。磕须一手捏住一络鬓须,一手抓起唇前须,随头摆动使劲猛甩,再用捏起的鬓须磕回。戏中,多用于表现果断、坚定和决心已下等情绪。秦腔《辕门斩子?头帐》中杨延景,决计违心逐母于帐外时,即有此表演。甩须有左甩、右甩、斜甩、快甩、慢甩五体。①左甩须。须从脖颈靠耳后上方起泛儿,并以头部略抖配合,使须向左方斜扬。②右甩须。方法与左甩同,方向则反。③斜甩须。从脖颈起劲,甩出的胡须呈斜直状。④快、慢甩须。快甩与慢甩技法则同,仅速度相异。多用于表现激动、愤怒、惊慌、难耐等情绪,并和“捜门”等舞蹈身段结合表演。《卖画劈门》中白茂林、《烙碗计》中刘志明、《顶庆珠》中萧恩均有此表演。弹须用食指从耳后挑起左右鬓须,快速下滑,至须梢处,用食指和中指捏紧须梢,向下猛拽放须,鬓须弹起挂于帽翅或搭在肩上即是。此式既可单弹,即先右手弹起,再接弹左手,也可两手同时弹出;既可弹出后立即用食指拨回,也可待做完其他身段或使完“磨锤子”后,或由上下摆动的帽翅弹回;或用肩膀的闪动一闪而下。弹须主要用于表现人物的精明干练,或冲动情怀。《打镇台》中王震被八台总镇李庆若公堂欺打后,即有此表演。抖须以两耳后上部起泛儿,牵动颈、额随之抖动,使胡须呈水波纹形。多在人物惊怕、恐惧、气恼,或哭泣、嬉笑、病态之时,以此式衬托激愤、悲痛之情。如《苏武牧羊》苏武之抖须,表示寒冷战栗;《放饭》朱春登之抖须,表示愤慨打颤;《祭灵》刘备之抖须,则又表示衰老哆嗦。尤其《祭灵》刘备的抖须之技,经赵国柱一改脑袋左右抖动为上下颤闪,银须涟漪波动,老态立显,引起当代同行叫绝。刘毓中仿效其法,又加面牌缨花抖动和身段、步法的配合,更使抖须表演优美可观。 -
82019-10
[ 词条 ]《黄金台》
《黄金台》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金台将》《乐毅伐齐》《田单救主》《晒尸台》等。须生、小生、小旦、净角唱做并重,。含折子戏《盘门》。事出《史记田完世家》《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另有元明《燕乐毅黄金台》《乐毅图齐》等杂剧。甘肃周正俗、孔新晟代表剧目之一。折子戏《盘门》有“三尻子”表演特技。今存版本今有5个版本存世,包括中路梆子、豫剧和河北梆子等。其中《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五集收录孙太正、金林华口述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乱弹古本”及丁述口述中路梆子本、黄荣口述中路梆子抄录本,《河南省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七集收录王会有口述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编《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四集有抄录本。另外,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剧情简介周湣王之妾邹妃,与太监伊立设谋,贬大将乐毅等重臣,世子田发章劝谏未果,邹妃反诬发章对其非礼。湣王怒,欲杀世子。发章逃入兵马司田单府中避祸,田单将其男扮女装,一同混出京城。乐毅被诽遭贬后投奔燕国,燕昭王筑黄金台拜其为帅。乐毅统兵伐齐,连破七十余城,杀湣王,马踏邹妃,田单、王孙贾等齐将合力击败燕兵,迎田发章回朝,登基继位,大封群臣。音像资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周正俗《盘门》录音。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西和县秦剧团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 -
82019-10
[ 词条 ]《将相和》
《将相和》秦腔小戏。孙仁玉编剧。别名《负荆请罪》。须生、大净唱做戏。事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九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王佯称愿以十五城易之。赵王恐其有诈,使蔺相如护璧前往,秦果诈,相如智胜敌,完璧归赵;秦王又于渑池设宴约赵王赴会,伺机谋刺,相如又挫败秦王。归赵后,相如被封为上卿。老将廉颇不服,三次挡道辱蔺,后经虞卿劝解,廉始悟,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姜能易(左)、孙省国(右)合演《将相和》(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宫之奇》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袁多寿编剧。须生、正旦、小生、丑角唱做戏。事出《左传僖五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晋献公时,虞、虢缔结两国之好。晋国欲吞邻国,遣荀息往虞,赠其白璧10双、骏马20匹,并与虞国大将连祭定下“假途灭虢”之计。虞国大夫宫之奇识破其阴谋,忠谏虞侯恪守两国盟约。虞侯贪图小利而忘义,宫劝谏不纳,反遭监禁。之奇之妻孟姜、义士狱吏助宫越狱,奔赴教场拦驾劝阻虞侯,虞侯仍执迷不悟。晋国灭了虢国后,回师途中,虞也被晋覆灭。荀息劝宫之奇降晋,并许以高官厚禄,宫愤斥之,怒拔敌剑猛刺荀息,然后自刎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