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李发民
(1917~?)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户县人。10岁入户县同社学艺,师从苏民、李世英、刘金申等。出科后在陕西彬县闻英剧团搭班,受名须毛金荣艺术影响颇深。翌年到甘肃陇东燕家班、罗家班、贾家班、孙家班等班社搭班演出。1946年入铁血剧团,辗转于兰州、天水、武都、岷县、西宁、临夏,后又到兰州福利社、宁夏中卫剧团。尤擅唱功,音质浑厚,咬字发声清楚,善于以大段[慢板][二六板]抒发感情。擅演剧目有《斩韩信》《下河东》《四进士》《秦琼卖马》等,尤以《斩韩信》最为享名。晚年曾任中卫剧团教练,培养学生45人。 -
302019-09
[ 词条 ]夜过巴州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真假张飞》《收严颜》。双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过巴州》。事出《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各路秦腔常演。米新洪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长安书店刊行孙省同秦腔演出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温玉堂口述本。另有山东梆子抄录本,蒲州梆子本等。本剧讲述了张飞奉命攻打巴州,守将严颜坚守不出。张飞乘夜另扮一人为己状,计擒严颜。张飞劝降,严颜怒斥。张慕其骁勇忠义,跪地求降,严颜感动,献城降蜀。1986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米新洪演唱该剧的录音。天水市秦剧团米新洪饰《夜过巴州》之张飞(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福善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靖远地方绅士集资组建。因租用城隆庙戏箱,故起名“福善”,社长张七(红帮大爷),以演神会戏为主。清末民初,正兴德商号经理王效德赴西安贩卖水烟带回衣箱一副供该班使用。主要演员有高天喜、李招财、田偏牛、白云贵、陈宝宝等,陇南许多艺人也搭过该班。1929年,苗望春任社长,不久因受三灾影响而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一汪水
一汪水(1870~ ?)秦腔演员。工花旦。陕西关中人。真名不详。因善于以目传神,观众称“一汪水”。幼好秦腔。12岁始登台演出。16岁经咏霓园主人招进京。仪容俊美,举止温柔,“好为妇女装束,及既业伶”。擅长《卖胭脂》《战宛城》等戏。 -
302019-09
[ 词条 ]李德民
李德民(1922~)秦腔演员、导演。工花旦。陕西人。系李民清之长子。13岁入宁夏觉民学社甲班。先后任银川剧社社长、青铜峡秦腔剧团团长等职。同时兼任导演工作,曾导演剧目几十本。擅演剧目有《黛玉葬花》《西施浣纱》《红娘子》《霸王别姬》《皇帝与妓女》等。 -
302019-09
[ 词条 ]栗怀印
栗怀印(1930~2010)秦腔鼓师、一级演奏员a陕西西安市人1940年入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学艺,先学须生,后改习司鼓。1951年入西安易俗社担任鼓师。鼓艺精良,尤善钻研,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剧种的锣鼓经,为丰富和发展秦腔打击乐做出了一定贡献。曾为近百本戏司鼓。1953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并荣立三等功。1955年在陕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中担任《游龟山》司鼓,获音乐演奏奖。1957年、1960年先后参加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三滴血》,任司鼓。1964年在西安市首届现代戏汇演中,担任《红梅岭》司鼓,获音乐演奏奖。1981年随西安访曰代表团赴日本演出担任鼓师。系陕西省音协会会员、西安音协理事、陕西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 -
302019-09
[ 词条 ]《碧玉簪》
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白玉簪》《碧落黄泉》。小生、小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回娘家》。事出《碧玉簪记》。中路秦腔本佚。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有豫剧抄存本。本剧讲述了礼部尚书张瑞华之女玉贞,许婚赵启贤。玉贞表兄欲娶不得,遂设计骗取玉贞碧玉簪一只,并伪造情书,暗置于洞房之中。启贤见之,疑玉贞不贞,时加辱骂,悒忧成疾。父张瑞华询之,乃知真情,表兄畏罪自尽,夫妻和好。 -
302019-09
[ 词条 ]《央金卓玛》
现代本戏。成德民、安裕群、何志刚编剧。唱做并重。1980年甘肃省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1930年,女王索南热玛通令勒布招降其子即义军首领久迈,否则,就要用其女央金卓玛的腿骨制成鼓槌,央金卓玛挺身反抗,投奔义军,很快成为义军首领。在袭击王府的战斗中,由于华日登的叛变,央金陷入魔掌,地牢里见到惨受虐害的未婚夫桑格。次年红军北上路过草原,女王堵截未遂。同时,应约赴王府谈判的红军营教导员刘亚琴,被国民党特务陈翰斋暗算,义军遭到国民党伏兵袭击。18年后,陈穆雄率部进驻草原,追剿国民党残匪,同年华曰登、陈翰斋逃进深山,偶遇央金,他们的罪恶被揭露,历史真相大白,陈翰斋、华曰登受到应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