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战临沂》
秦腔现代本戏。田益荣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三八五旅宣传队首演。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我军民于临沂奋勇作战,遂获胜。 -
82019-10
[ 词条 ]《青龙阵》
《青龙阵》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青龙关》。须生、武生、净唱做武打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山西梆子亦有同目。本剧讲述了姜子牙攻打青龙关,青龙关守将丘引出战,被周将黄天祥刺伤畋逃。丘引部将陈奇善,能以口喷黄光,连擒邓九公、黄天祥等。周将郑伦能鼻喷白光,二人斗法交锋,不分胜负。后辱哪吒、土行孙助战,黄飞虎攻破青龙关,打死陈奇善,丘引败逃。 -
82019-10
[ 词条 ]《燕兰小谱》
古代秦腔著本。清吴长元(署名安乐山樵)著。成书于乾隆五十年(1788)。全书共5卷。第一卷为以兰花作比喻咏演员的诗,盛赞了王湘云秦腔表演艺术及成就;二、三、四卷分花部和雅部,是对乾隆年间北京旦角艺人的介绍和诗赞;第五卷为演员相关轶事及诗词的杂录。书中每人均有小传,其中有秦腔艺人23人,诗138首。此外还保存了花雅戏曲,尤其是秦腔的剧目、表演艺术、唱腔音乐、班社、舞美及乐器等方面的重要史料。1959年辑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该书是现存清代的花谱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其后的类似著作,多模仿本书的体例及写作方式,甚至在序言中即自称继承了《燕兰小谱》的写作。版本有叶德辉《双梅景音》丛书本及张江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本。 -
82019-10
[ 词条 ]《葭萌关》
《葭萌关》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降四魔》《三山关》《土行孙招亲》《三战邓婵玉》《双奇门》《邓九公降周》等。生、净、旦唱打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五十二至五十六回。甘肃、陕西各路秦腔班社常演。山西、山东各路梆子戏有同目。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王道三、魏世玉口述秦腔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殷纣王命葭萌关魔家四将征伐西岐,子牙兵败。杨戬、黄天化奉师命助周,四魔将败伏。纣王又遣三山关守将邓九公伐之,邓女婵玉出战连捷,子牙受挫。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子牙,途遇申公豹,受其挑唆,反投邓伐周,以捆仙绳为邓首立奇功。邓九公大喜,将其女婵玉许之。杨戰搬来土行孙之师惧留孙,将其降伏,邓九公父女亦归顺西岐。 -
82019-10
[ 词条 ]《一条路》
秦腔现代本戏。马健翎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演。张云、史雷、王志义、刘克礼、王岗、党奎演出。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刘有道儿子被日寇飞机炸死,女儿又被日寇奸污,一家人走投无路。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指引下,全家奋起抗曰,走上革命道路。 -
82019-10
[ 词条 ]《黄花岗》
秦腔现代小戏。张剑颖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关中八一剧团首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遗孀钟花慈,深秋季节去黄花岗祭奠亡夫的故事。钟花慈在去往黄花岗和祭祀过程中,通过大段的演唱来进行叙述和抒情。 -
82019-10
[ 词条 ]王胜中
王胜中(1915-1979)秦腔演员。主工大净、二净,兼演丑角。陕西周至县人。幼人周至郭英剧社学戏,得益于王生云言传身教,出师后曾在周至、武功、扶风、岐山等县搭班唱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七师猛进秦剧团任演员。次年随军进疆。嗓音浑厚,抗坠自如,气口均匀,表演淳朴而真切。塑造过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如《黄河阵》之黑虎、《铡美案》之包拯、《葫芦峪》之司马懿、《游西湖》之贾似道等。尤以《斩单童》《牧虎关》两出最为享名。他的丑角戏也演辱很好,特别演老丑极有风采。在现代戏中,扮演过不少正反面人物,如在《梁秋燕》中饰演梁老大,形象逼真,性格鲜明。 -
82019-10
[ 词条 ]伊宁市京秦合作剧团
新疆秦腔班社。1946年新疆国民党政府与伊、塔、阿三区革命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后,新疆省主席张治中去伊犁视察,将京秦合作剧团从迪化(乌鲁木齐)带到伊犁,并于当年在伊犁成立剧团。团长夏德起,又名夏德青。秦腔主要演员有于祥(人称小毛净),青衣徐秀英,丑角李大鼻子,彩旦李承珠,二花脸张成斋,小旦魏福祥、王福生、马秀贞(兼演新疆曲子,人称金嗓子),须生张德义,司鼓付作义。常以秦剧、京剧、曲子戏同台演出,剧目都是传统戏,多在南岔子后滩的白云蒲舞台演出。在陕西会馆(又名陕西清真大寺)的大力支持下,该团为私营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伊宁市人民政府兼管,仍为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