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大荔县岱祠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大荔县朝邑镇大寨子村东岳行祠内。《朝邑县后志》载广:“东岳行祠,一名崇佑观,北宋政和八年(1118)敕建,有碑记祠。”古人曾以祠灵结芮城胎,宋代岑楼势壮哉”诗句颂扬。后经历朝修缮,仍保持宋代风格。戏楼坐北向南,木架结构,通高10米,基高2米,台基为长方形,乐庭长5米,宽7.8米,阔三间,进深亦三间,楼室两层,叠檐三重。一、二层廊房脊正中悬有“崇佑观”琉璃彩牌一面。楼上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琉璃筒瓦覆盖,两边山花均施釉彩虎头装饰。其外观因与北京颐和园“大戏台”相似,故有“大戏台”仿此之说。 -
82019-10
[ 词条 ]合水县玉皇庙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合水县肖嘴乡翠峰山(一名西头山)麓。始建于宋绍圣五(1098),后庙与戏楼同毁。清乾隆十六年(1751)复建。坐南面北,砖木结构,占地两亩。清代多有班社来此演出,民国时期,庙内香火旺盛,台上大戏纷呈,宁县三胜班、同家班,甚至山西吴有戏班、刘志成戏班等均在此献技。现古庙尚存,戏楼因年久失修而塌毁。 -
82019-10
[ 词条 ]李应才
李应才(1907~1969)秦腔演员。工净。陕西西安市人。9岁入长安汤峪口百家坡科班学艺,出科后在西安、渭北一带唱戏。1922年创建长安茉化社并任领班长。1934年又辗转甘肃各地搭班演出。1949年入汉中天汉社方定居。白口功夫尤好,气息饱满,字字如玑,口劲有力,跌宕自若,因此最擅以念白为主的剧目赢人。如《抱琵琶》之王延龄、《草坡面理》之金兀术、《甘露寺》之乔阁老、《状元媒》之杨继业等。演唱则以翻高泛唱“翠音”为其绝招,如《绝龙岭》之闻仲,所唱[大喝场]“我的梅麒麟呀……啊哎……”一句,即以“犟音”与大嗓交替相出,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
82019-10
[ 词条 ]《汩罗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别名《屈子遗恨》。薛寿山编剧。须生、正旦、大净唱做戏。事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明袁于令《汩罗记》传奇。甘肃省秦剧实验社首演。本剧讲述了公元前313年,秦国使臣张仪至楚,劝怀王亲秦绝齐,割商于之地700里于楚。屈原识其诈,力谏怀王不可。张仪贿赂南后郑袖,大夫靳尚怂恿怀王答约。怀王派人随张仪去秦交割土地,张仪只与七里,怀王悔恨不已。后秦国约楚怀王入秦武关会盟,屈原又谏不可,怀王不听,入秦被囚。屈原反被逸毁流放江南。迨至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都郢,屈原伤感不已投汩罗江而亡。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唱腔选·西安易俗社专辑》
秦腔唱腔集锦。西安市文联创作指导部1979年编印。郝振易记录。收录了易俗社演员刘毓中、孟遏云、肖若兰、陈妙华、张咏华、宁秀云、全巧民、杨天易等13人的各类唱腔39段,其中出自易俗社传统剧目《三滴血》《双锦衣》《夺锦楼》《庚娘传》《绿绮记》15段,秦腔传统剧目《游龟山》《祭灵》《劈山救母》9段,现代戏15段。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60多年易俗社唱腔资料。 -
82019-10
[ 词条 ]《何振中谈旦角表演艺术》
秦腔表演艺术论著。何振中口述,王征记录整理。1962年6中剧陕西分。是在剧协所做《戏曲表演艺术探索》报告整理而成。共4个部分,有“多会多能”“上下场表演艺术”“《教子》《赶坡》的艺术处理”及“《游西湖》中李慧娘的表演艺术”,在第四部分中介绍了秦腔吹火特技。 -
82019-10
[ 词条 ]《褒姒》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马骥家、王逊编剧。净、小旦唱做戏。事出《史记周纪》《东周列国志》第二至三回、元明杂剧《举烽取笑》。1989年陕西省汉中市秦剧团首演。黄维芬、刘小菊、樊花、刘建北、龚幼民等演出。本剧讲述了西周时,为救恩公免遭酷刑,褒姒含泪进宫伴驾。周幽王沉溺女色,褒姒不善奉迎,乃令褒垧教习。褒垧遵奉周礼,当发现其子与褒姒有真情时,不惜以杀子儆戒,效忠幽王。褒姒心灵横遭摧残,终日愁眉不展。为博褒拟一笑,幽王令宫人裂锦,笑面人献艺,最后竟以烽火戏诸侯,以讨褒姒欢心。 -
82019-10
[ 词条 ]《函谷关》
《函谷关》秦腔传统本戏。生净唱做打并重。事出《左传僖公三十八年》《东周列国志》第四十至五十一回。现存版本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扰扰》第七集收录孙太正、马忠福口述本。本剧讲述了楚昭王时,成得臣、斗越椒结党专权,昭王欲除之,遂命成得臣之子讨伐界牌关。引起晋楚两国交兵。函谷关守将息侯打败楚君,夏衍宙献计于昭王,命成、斗出兵函谷关,被息侯之子先轸打败,成得臣至连谷城,被守将养由基箭射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