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北邙山》
《北邙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北邙山射猎》等。唱做武打并重。事出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三十八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张太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张昆山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周襄王之夫人叔隗,与襄王之弟甘公带于北邙山狩猎私通,事泄,襄王囚叔隗于冷宫。甘公带搬请翟国兵马攻襄王,周襄王败逃郑国,公带自立。襄王求救于秦、晋,晋文公兴师讨伐甘公带,公带、叔隗兵败被杀,襄王复位。 -
82019-10
[ 词条 ]《好男儿》
秦腔现代小戏。马健翎所编剧目。 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演。米成义、张云、贺原野、马健翎、王志义等演出。有东风文艺出版社刊行《马健翎现代戏曲选》收录本。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中,义勇军战士郑二虎被日寇俘虏后,交某县县官杨盛德审问。汉奸王小侯严刑拷打,郑二虎宁死不屈。二虎系杨盛德外甥,杨向王求赦,王不允,激起众衙役义愤,当场造反,打死王小侯,赦放郑二虎,迎接义勇军进城,共同抗日。 -
82019-10
[ 词条 ]畅明申
畅明申(1920~)秦腔演员。主工大净。原籍河南省汶上县,生于甘肃庆阳。其父畅金山,外号畅麻子,是陇东有名的大花脸。他从小随父学艺,做派大方,脸谱独特,继承其父花之风。且嗓音洪亮宽厚。先后在环县剧团、庆阳地区陇剧团从艺。拿手戏有《铡美案》之包拯、《虎头桥》之魏延、《黑虎坐台》之赵公等。 -
82019-10
[ 词条 ]辅仁剧社
陕西秦腔班社。1949年宁强县青木川魏辅唐创办。主要演员有红生祝慕民、丑角王福民等。次年,解放军南下,魏辅唐缴械投降,与剧社断绝关系。1950年,剧社由社长王福民率领,巡演至甘肃武都时,由武都军分区接管后改组为武都专区五一秦腔剧团。 -
82019-10
[ 词条 ]《芍药本事诗》
古代秦腔著本。清孙星衍、洪亮吉含著。秦腔艺人赞诗。主要对乾隆年间陕西周至秦腔艺人郭芍药(名双)和郭喜在秦腔唱腔和表演艺术方面的创新及独特风格,进行了赞颂,称他们技艺超群,双技并妍,并称两人为“东郭”“西郭”。诗收录于《洪北山诗文集》。 -
82019-10
[ 词条 ]《秦云撷英小谱》
古代秦腔著本。清严长明等著。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书中以故事传记体,记秦中歌伶轶事。全书共收“祥麟”“三寿”“银花”“小惠”“琐儿”“色子”“金对子双儿栓 儿”等7篇,共14人。主要记述乾隆年间西安地区有关秦腔的活动,包括艺人传记、西安班社活动情况,更有艺人从艺经历和他们在艺术创造 方面的经验。全书文字简明扼要,涉及地方戏曲 特别是秦腔艺术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有秦腔四大声腔流派的形成与艺术特色,三十六班中剧团与艺人之间的流派争妍,以及秦腔历史、秦腔与昆曲的异同等内容。全书用8000字对花部的兴起及清中叶“花雅之争”中秦腔之所以能够战胜雅部昆曲,进而成为剧坛盟主,做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成为这方面的理论总结。有《双梅景暗》丛书本和《昭代》丛书别集,前者为光绪元年(1875)叶德辉刊刻。 -
82019-10
[ 词条 ]周元鼎
周元鼎(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期戏曲作家。陕西三原县人。字象九,号勉斋。为乾隆辛卯(1771)进士,历任兵部郎中、翰林等职。工琴善弈,精篆刻。中年病聋,弃官归里。热心于地方戏曲,与当地木偶、皮影、乱弹艺人常有来往,在皮影戏班操琴击鼓20多年,有著作《影戏考》及剧本《杨孝子传》传世。 -
82019-10
[ 词条 ]《秦腔音乐论文选》
秦腔音乐论文集。王依群著。1994年10陕西摄影出版社出版。全书汇集了作者发表于各地报刊和未发表的14篇论文,集有《戏曲音乐联曲体、板腔体各自怎样形成》《秦腔声腔渊源及板腔化过程》《秦腔唱腔音乐开展的四大手法》《戏曲音乐表现力怎样在逐步扩展》《剧种特色的形成与发展》《秦腔的音阶与调式》戏曲音乐设计中的有关问题》《梆子声腔音乐表现力的局限性》《重视戏曲音乐干部的培训与提高》《秦腔“刘巧儿”音乐改革说明》《我学戏曲音乐的经过一兼忆 “关中八一剧团”的音乐工作》《“搬场拐妻”中的[西秦腔]考》,并附《我对眉户音乐改革的看法》和《民间小戏搬上大舞台及其音乐问题》等文论。书前有作者简介和作者的编选说明,书后附文论所涉及的唱腔谱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