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索南的控诉》
秦腔现代本戏。柴景春编剧。唱做并重。事出青海塔尔索实事。1958年青海湟中县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藏族农奴受压迫的悲惨故事。1948年藏族农奴索南因家中生活困难,逼迫外出借债。金塔寺管家来到索家,以逼债为名,欲奸索南之妻才仁吉,便将索南绑至金塔寺殿内严刑拷打。妻子与邻居拉旦商议,卖掉两间房子抵债,方救索南出寺。 -
82019-10
[ 词条 ]《让油》
秦腔现代小戏。1958年甘肃省张掖专区七一剧团创作并首演。本剧讲述了建国初期,在扫盲运动中,赵老大对扫盲认识不足,不愿参加学文化活动。后来因为他不识字,错拿油让,碰了许多钉子,从此,接受了深刻教训,积极参加扫盲学习。 -
82019-10
[ 词条 ]王九思
王九思(1468~1551)明代文学家、杂剧作家、音乐家。陕西户县人。字敬夫,号渼陂。与康海齐名,为“明前七子”之一。官居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等。明武宗时宦官刘谨被杀后,因其名列瑾党而被降为寿州知府。从此与康海结为至交,从事戏曲创作和演出活动。他“酷好音律”“尝倾赀购乐工,学琵琶”。作有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院本》(一折),另有散曲集《碧山乐府》、诗文集《渼陂集》等。据传与康海一道创造了秦腔声腔中的康王腔,被后来的西府秦腔所吸收。 -
82019-10
[ 词条 ]李芳桂
李芳桂(?~1810)清乾隆嘉庆时期剧作家。陕西渭南县李十三村人。本名鹏,字林一,号秋岩。系元末明初著名剧作家李十三之第十四代孙。乾隆丙午(1766)科举人,后屡次应考进士不第,始发奋从事戏曲创作。对先祖李十二所编“十大本”进行了加工整理。 -
82019-10
[ 词条 ]《九员女将》
秦腔现代本戏。石璞编剧。1958年陕西省文光剧团首演。周婉、张燕、陶蘅等演出。本剧讲述了关中某生产队社员花淑贤,组织九女务棉组试种高产棉花,遭到王永发等一些思想落后群众的讽刺打击。自然灾害又接连发生,困难重重。大队热情支持她们的试验活动,女将终于克服各种阻力,攻破技术难关,战胜自然灾害,夺得棉花尚产。 -
82019-10
[ 词条 ]《西凤坡》
秦腔现代本戏。张锦璧、曹冠敏、王武直、周顺江编剧。1956年陕西省渭南专区秦腔一团首演。本剧讲述了西凤坡生产队改土治颇初见成效。队长王有规听了陈发源出外包活的意见,想停止治坡,适大雨冲毁沟坡检现,陈决心以富养农。副支书孔玉梅鼓励大家总结经验,下定决心再干,有规亦受感动,支持玉梅。天旱修埝发生困难,地主赵半山唆使陈发源签了包工合同,有规又要抽人包活,受到玉梅和建业的批评。玉梅查清了赵半山、陈发源的问题,王有规最终觉悟,西凤坡迎来了再次丰收。 -
82019-10
[ 词条 ]乔慷慨
乔慷慨(I957~)秦腔演员。工丑。陕西周至县人。系秦腔名丑阎振俗门生。1978年入铜川秦腔剧团。1994年调入西安易俗社。1997年离职创办“陕西乔慷慨喜剧艺术团”。其表演自然大方,规范讲究,尤善正话反释,幽默、滑稽、真实与真正再现相统一,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擅演《八件衣》之花子,《忠保国》之赵飞,《打砂锅》之丑县官,以及《穷乐观》《夜遇城隍庙》和《咱爸咱妈》《老子和儿子》《流动摊位》等4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 -
82019-10
[ 词条 ]尖板
尖板亦称[垫板]。秦腔辅助板式唱腔之一。无板无眼,散板的拍子,节奏自由灵活,是一种不受梆子击节制约的“散打散唱”板式唱腔。因每唱一个腔节,武场面均须垫两击铜器,故称[垫板]。通常只有一个上句,下句之后随即转人其他板式,故一般作为成套大段唱腔的“引子”冠在全段曲首,并多在帘内或幕后唱出。也可通过发展变化,形成上、下句体结构,甚至还能独立成段。前者如《江姐》中江姐所唱“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即由上、下两句[尖板]唱出;后者如《烙碗计赶路》刘志明所唱“方才然我不打你要我打”一段,便是在一句[尖板]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段完整唱腔。[尖板]有[慢尖板][紧尖板]之分,同时也有[欢音尖板][苦音尖板]之别。[慢尖板]也称[大尖板],无板无眼,曲调婉约、高亢,各腔节多带拖腔,很适宜表现激昂豪放情绪。[欢音慢尖板]如《赶坡》薛平贵所唱“西凉国作别了公主代战”一句。[苦音慢尖板]如《辕门斩子》杨延景所唱“见太娘跪倒地魂飞天外”。[紧尖板]无板无眼,旋律简洁,节奏紧凑,除生、旦角色用于抒发紧张激烈的感情外,净行人物大都取用[紧尖板]唱出,而且落音还常以“犟音”翻高。[欢音紧尖板]如《打銮驾》包拯所唱“将八抬平落在玉阶以上”一句;[苦音紧尖板]如《赤桑镇》包拯所唱“一言赛过万把刀”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