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元新戏园
新疆秦腔班社。由新盛班(后称三合班)分化出来的部分艺人组建。李恒开任领戏班长,党金贵任串戏班长,李德福任剧务班长。主要演员有刘月清(花脸)、李青衣、王德顺(小旦)、吴振海(须生)、李恒开(丑角)等。代表剧目有《鸿门宴》《观兵书》《女抢板》《阴阳河》《合凤裙》《马前泼水》《李白醉写》《蒋干盗书》《宫门挂带》等。1939年解体。 -
82019-10
[ 词条 ]牖民学社
陕西秦腔学社。1931年蒲城县驻军在西安榛苓社基础上建立。特邀西安名丑苏牖民领班。聘李振声、何振中、车百亭、孟遏云,颜春苓、杜干秦、王义民等做教练和主演,招收三班学员。甲班驻西安、乙班驻大荔、丙班驻武功。甲班以售票演出为主,乙、丙两班以演神会戏为主。并教出尚恒志、惠居民,贵安民等一批新角。后三班合并,改称第八区抗建剧团,又被国民党部队收纳改为第一军剧团。1945年交回大荔,不久解散。 -
82019-10
[ 词条 ]吴长元
吴长元(生卒年不详)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江苏仁和人。字太初,别号西湖安乐山樵。曾寓居北京,为友人校书多年。写有《宸垣杂记》,因该书主要以咏颂当时京都名旦王湘云所绘墨兰及诸士大夫和赓之作,又名《燕兰小谱》。全书共五卷,除第一卷外,二、三两卷为44位名享北京的花部旦角演员所写,并先设传略,后以七言诗咏之;卷四为20位雅部演员传记;卷五为演员轶事及杂咏,尤其该卷还忠实地记述了甘肃西秦腔之别名、乐器配置、音乐特点、演唱特色以及在京盛传的情形,为后世研究西秦腔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
82019-10
[ 词条 ]孙家班
甘肃秦腔班社。1929年崇信县柏树乡孙富魁创建于灵台县,两年后带回原籍,与平凉陈作福、荆有祥合资扩建,改名三胜班。1933年,陈、荆二人退出,故名孙家班。因箱具破烂,当地群众多戏称为“孙烂片戏班”。1946年后,先后被国民党一二〇军十一团办的铁血剧团和国民党骑二旅办的秦光剧团抢走一批演员,勉强维持到1949年解散。孙富魁酷爱戏曲,更爱演员,戏班无论亏盈,从不减演员薪水,戏班封箱后,还给无家可归的演员提供食宿。所以,慕名前来搭班的演员很多,如余庆民、鱼得水、荆有祥、陈作福、王化民、祁文彩、张明义、张成位、刘汉玉、李发民、马文采、魏进芳、韩文华、吴新民、冯德海等人,都曾在该班演过戏。 -
82019-10
[ 词条 ]《山河破碎》
封至模所编剧目。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之唱念做打并重戏。事出《续资通鉴》卷九十五。陕西易俗社演出本。现存版本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易俗社秦腔本选》书录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九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北宋徽宗时,方腊起义,韩世忠往征有功,被封为承节郎,并偶遇梁红玉结成婚姻。时金兵南下,直逼汴京,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南渡继位后,又被逼禅位于太子明受。韩世忠、梁红玉遵太后密诏,举义勤王,杀奸臣、扶高宗复位。金兵再犯,韩、梁合力奋战大败兀术。黄执中饰《山河破碎》之李师师(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苏育生
苏育生(1942~)戏曲评论家。陕西西安市人。回族。笔名鸿丁。196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5月入西安市文化局工作。曾任西安市文化局局长,是西安市十大文艺集成(志)总编审。曾发表百余篇论文和文艺评论共40多万字,有《范紫东及其剧作》《试论秦腔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老树红花春意浓》《关于戏剧理论的两个问题》《旧话重提——关于鲁迅与易俗社》等,并被选入多种论文选集。所著《试论秦腔的历史地位和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曾获陕西省优秀论文奖,还改编有《慈母泪》《春闺考试》等秦腔剧本。《慈母泪》由西安市秦腔一团首演,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秦腔剧团相继演出,并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此外,还主编《中华妙语大辞典》《易俗社八十年》《范紫东研究资料》。系陕西省戏剧评论家联谊会常务理事、西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
82019-10
[ 词条 ]德俊社
甘肃秦腔班社。1926年在民勤原行宫和盛社基础上_。主要演员有李世德、陈来基,刘占魁(须生兼老旦)、毛寿山(净角兼丑角)、马级三(须生兼丑角)、曹开世(毛净兼须生)、陈元儿(旦角)、杨生沛(小旦兼小生)等。因李世德久病不起,毛寿山等主要演员相继去世,班社于1951年解体。 -
32019-10
[ 词条 ]张爱莲
(1945~)秦腔演员。女。工正旦、小旦。原籍河南巩县,生于陕西渭南市。1959年进入渭南地区秦剧团学艺,毕业后留团演戏。曾在《五典坡》《铡美案》《杨门女将》,以及现代戏《江姐》《杜鹃山》等戏中担任主角。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张爱莲饰《庵堂认母》之王志贞、牛爱萍饰徐元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