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俗社六君子陕西秦腔易俗社第一阶段的著名演员,指刘迪民、马平民、苏牖民、沈和中、刘箴俗、路习易6人,是易俗社早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①刘迪民(1891~1...
-
惠济民惠济民(1903~1976)秦腔教练、导演。陕西蓝田县人。幼入榛苓社学艺,工旦角。出科后,随社在关中各县演出。后因嗓音不济,改做教练、导演。...
-
新汉社科班陕西秦腔科班。1933年原杨虎城部三十八军留守处处长张志林创办于汉中。教练除路习易、王爱珍、孟志杰等人外,还聘有京剧教师。首批学员均从户县秦...
-
傅文民(1920~1964)秦腔演员、导演。工须生。祖籍陕西蒲城,生于三原。小名改明。11岁入眉县剧社学艺,除很快掌握腿、毯、把、架等基本功外,又...
-
《包公三下阴》西路、甘肃秦腔。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探阴山》《铡判官》《燕香山》《三下阴》。小旦、小丑、小生、大净唱做工戏。含折子戏《探阴山》。1950年文...
-
卢九苓(1920-1988)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小名平安。13岁入西安庆义社,师从王德义,主工须生兼学其他。出科后,曾在西安集义社、兴...
-
《铡丁勇》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乾坤鞘》《澶州托印》。老旦、正旦、老生、大净唱做戏。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
-
刘化鹏(1920~?)秦腔演员、导演。工须生,兼演花脸。陕西西安市人。13岁入高陵县化民社学艺。1949年参军入西北野战军文工团(今西安市五一剧团...
-
铡国舅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铡曹杰》《包公审鬼》。大净、小生、正旦、二净唱做工戏。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马登新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
-
铡八王子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胭粉计》《司马庄》《绣龙袍》。须生、正旦、大净唱做戏。含折子戏《包公装鬼》。事出《包公奇案》。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
-
叶益民(1920~ )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自幼学艺。15岁浪迹于宁夏,在固原、中卫、银川等地搭班演出。1949年后加入宁夏自治区秦剧团...
-
打銮驾秦腔传统小戏。别名《闯道》。大净、小旦唱戏。路秦腔。有个本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改良本、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秦腔汇...
-
董孝义(1920~?)秦腔木偶戏演员、导演。陕西西安市人。8岁随父学艺,后浪迹江湖,练就较深的秦腔木偶艺术功力。1949年后曾赴朝鲜慰问演出,受到...
-
《鸳鸯绦》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拉郎配》。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大净唱做戏。事出《三侠五义》。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咸丰六年(1...
-
谢鸿民(1920~1988)秦腔演员。工须生。陝西蒲城人。小名丑丑。为谢芳之孙,谢玉堂之子。13岁父亲去世,随姨父沈德福入天水鸿盛社跟班学艺。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