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集兴(1924-1946)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小名随甲。15岁入集义社学艺,拜师杨智民,也得阎国斌、李逸僧、曹安民真传。出科后,在关...
-
武松打店秦腔传统小戏。别名《孙二娘开店》《十字坡》。武生、武旦对打扑跌重头戏。其中有打瓦之特技。事出《水浒》第二十六回、《侠义记》传奇、清唐英《古柏...
-
陈仁义(1924~1994)秦腔演员。工须生,兼演红生。陕西泾阳县人。20岁搭班学艺,曾得焦武民指导帮助。后进入泾阳县剧团,师从白树来,同时又得袁...
-
姜能易(1925~2003)秦腔演员。初习小生,后卜減改须生。陕西西安市人。系西安易俗社第十一期学生。先由郑香亭教演小生戏,后受高天喜、田畴易、张...
-
《李逵探母》秦腔原无此戏。二十世纪末由豫剧移植改编而普遍上演。事出《水浒》第四十二回。本剧讲述了李逵因打抱不平,闯下命案多年潜逃在外。其兄李大不孝,李母...
-
萧信中(1925~1988)秦腔演员。工须生。1935年入宁夏觉民学社甲班学艺。曾任宁夏吴忠市秦腔剧团副团长。以做工见长,工架大方。擅演剧目有《挑...
-
真假李逵秦腔原无此戏。二十世纪末由豫剧、蒲剧移植改编而普遍上演。事出《水浒》第四十二回。本剧讲述了李逵归家探母,路遇李鬼假冒其名行劫,逵欲杀之,李鬼...
-
石秀杀嫂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翠屏山》。武生、花旦、老丑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杀山》《戏叔》《提刀》。事出《水浒》第四十至四十五回。各路秦腔常演。195...
-
董化兰(1925~1992)秦腔演员。工须生、兼演文武小生。甘肃天水人。14岁入秦安“新华学社”拜李振华为师学戏。1943年随师参加临洮“福盛社”...
-
平霍州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灵池关》《收田虎》。行当齐全,文武并重。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
-
祝慕民(1926~ )秦腔演员。青年时代以演武生、小生为主,中年后专工红生,兼演须生。陕西蓝田县人。10岁人高陵化民社学艺。出科后至汉中、宝鸡兴汉...
-
祝家庄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三打祝家庄》。武生、武丑、须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时迁偷鸡》。事出《水浒》第四十六至五十回。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
-
《高唐州》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武生、大净唱做打并重。事出《水浒》第五十二至五十四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阎德寿口述秦腔抄录...
-
尚志高(1927~?)秦腔演员。工须生。甘肃宁县人。1944年开始从艺,先后在宁县自卫大队剧社、宁县秦剧团、庆阳专区秦剧团、平凉新陇剧团、甘肃省戏...
-
温警学(1928~1998)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1岁入陕西警中社学艺,师从王宽民、施学义、袁警秦、王朝建等。次年到甘肃平凉,后又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