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五鼠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真假老包》《五鼠闹东京》《刘成金打壶》。小生、小旦、净武打唱做戏。事出《包公奇案》。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
-
《铡包勉》秦腔传统本戏。含折子戏《赤桑镇》。大净唱做重头戏。事出《三侠五义》。中路、东路、西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长...
-
李振民(1922~? )秦腔演员。工武须生。宁夏灵武人。幼入宁夏觉民学社,系该社甲班学生,师从康正中。生、净、丑皆能。五十年代曾任银川居吡畐祉长。...
-
《月光带》西府、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阴阳扇》。小生、小旦唱做戏。其中有“要月光带”特技,甘肃演员赵桂中、白忠义擅演此技。戏谚有“《月光带...
-
史艺风(1920~1959)秦腔演员。工须生、老生。陕西周至县人。原名江绳。12岁入陕西蒲城“培风社”学艺,拜师于张洪业。1937年入宝鸡“新民社...
-
无云寺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旦、净唱做戏。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仁宗时,新野县书生王进宝、刘进宝联袂赴试。王...
-
《百花山.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张四姐下凡》。武生、武旦唱打并重。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丁希贵、罗子平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王母之女...
-
张方平(1921~2014)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1岁入甘肃平乐学社学艺, 高希中、秦鸿德、黄云亭、苏醒华等。出科后,入精诚剧团,辗转...
-
《清素庵》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四素》《囊哉装箱》。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喜剧。含折子戏《囊哉装箱》。事出清李桂芳剧本《清素庵》。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
-
李寿亭(1921~2005)秦腔演员。工须生。甘肃县人。有“宁县红”之誉。10岁随继父学艺。14岁可登台演出。1944年到边区参加革命,成为陇东剧...
-
《鲤鱼峡》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金鳞记》《双包入府》《追鱼计》《孟兰会》。双旦、双净唱做戏。事出《包公奇案》。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
-
天仙帕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老包公》《火化东宫》《药酒计》。须生、正旦、净、丑唱做戏。1950年文化部明令禁演剧目之一。现存版本...
-
石新民(1921-1953)秦腔演员。工须生。甘肃西和县人。7岁入甘谷“三盛社”,拜马五爷为师,先工旦,后易须生。体形姣好,细高个,眼睛大而圆,明...
-
《花亭相会》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对玉环》《夜宿花亭》。小生、小旦唱做戏。含折子戏《梅篆》《花亭相会》。各路秦腔常演苏蕊娥、任哲中代表属目之一。今存版本现...
-
血手印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苍蝇护项》《苍蝇求命》《法场祭夫》《王桂英祭桩》。小生、小旦、小丑、须生、大净唱做工戏。含折子戏《打桂英》《祭桩》。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