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亭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天雷报》《雷打张寄保》。老生、老旦、正旦、小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赶子》《盼子》《认子》。事出唐人《北梦琐言》,明秦明雷...
-
薛志秀(1940~2011)秦腔演员。女。工须生。陕西户县人。1949年入户县剧团学艺,师从王集荣。1959年加入兰州市秦剧团。气质壮伟,声音浑厚...
-
赵斌(1940~ )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咸阳市人。14岁考入陕西省人民剧团学艺,师从王正廉。1963年调宝鸡新声剧团。1982年调入咸阳市人民...
-
三兴社甘肃秦腔班社。创建于1929年。因甘肃遭受少有旱灾,已解散的同乐社推举陈景民、田德年、郗德育三位著名秦腔演员联合创立该社,并租赁了关雪亭的戏...
-
《山河破碎》封至模所编剧目。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之唱念做打并重戏。事出《续资通鉴》卷九十五。陕西易俗社演出本。现存版本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易俗社秦腔...
-
金銮金銮(生卒年不详)明代散曲作家。甘肃陇西人。著有《萧爽斋乐府》一书,内收大小令134首,共24套。这些散曲,或嘲讽庸俗世风,或记述男女恋爱,...
-
荣盛班甘肃秦腔班社。1929年建立于清水县。班主吴生荣。主要演职员有尹大净、吴生荣(净)、刘锁锁、吴天赐(旦)、刘广学(小生)、杜班长(武旦)、赵...
-
张鼎望(生卒年不详)清初文学家、秦腔理论家。 陕西泾阳县人。 字荆观,号渭滨。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系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授东明知县。自...
-
孙家班甘肃秦腔班社。1929年崇信县柏树乡孙富魁创建于灵台县,两年后带回原籍,与平凉陈作福、荆有祥合资扩建,改名三胜班。1933年,陈、荆二人退出...
-
《伉俪会师》范紫东所撰。武生、正旦反串武旦唱做打并重戏。事出《说唐》第三十九回。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范紫东秦腔剧本选》收录本和《陕西传...
-
新兴社甘肃秦腔学社。1929年陈景民、田德年创建于兰州。陈景民任社长。主要演员有陈景民(青衣)、田德年(大净)、王德孝(小生)、安鸿印(旦)、岳钟...
-
周元鼎周元鼎(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期戏曲作家。陕西三原县人。字象九,号勉斋。为乾隆辛卯(1771)进士,历任兵部郎中、翰林等职。工琴善弈,精篆刻。...
-
平乐社甘肃秦腔班社。1930年国民党陇东陈桂璋部十三师参谋主任张本仁邀高天喜等著名演员创建于平凉。共办三期,招收150余名学员。首任社长张本仁,于...
-
新声学社陕西秦腔学社。1930年刘毓中组建。除原秦钟社刘裕秦、刘保钟等演员外,其他演员有樊秋云、杨问俗、王秉秦、徐正国、王正民等。又聘汤秉钟、姜望秦...
-
李调元李调元(1734~?)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绵州罗江县(今四川绵阳)人。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乾降二十八年(1763)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