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走麦城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困麦城》。红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走麦城》《借刀》。事出《三国演义》第七十五至七十七回。各路秦腔常演。本剧讲述了曹孙联合,夹攻关羽。孙权拜吕蒙为帅,吕诈病,陆逊代为都督。 -
302019-09
[ 词条 ]张汲三
张汲三(1893~1956)秦腔演员。主工旦角,兼演生、丑、净行角色。甘肃民勤县人。乳名含儿。自幼酷爱戏曲,后拜李富贵为师。满师后,去西安投师,学会跷功。晚年曾在民勤县群众秦腔剧团教戏。 -
302019-09
[ 词条 ]取洛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光武山》《破洛阳》。生、武生、二净唱做打并重。事出《东汉演义》第五十回,《赐绣球》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蒲州、北路梆子存抄本,蒲剧团藏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牧羊卷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朱痕记》《朱痧记》《席棚会》《黄龙造反》等。须生、青衣唱做工戏。含折子戏《放饭》。事见《牧羊宝卷》。各路秦腔常演剧目。耿善民、高符中、乔新贤、李夕岚、王正端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1941年西安德华书局刊行本,西安同兴书局刊行本,1950年西安太华纯益成书局刊行秦腔本,1959年长安书店刊行乔新贤秦腔《放饭》折戏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木刻本,青海省隍中县土门乡贾尔藏村秦剧团藏清至民国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铁冠图》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煤山恨》《上煤山》《崇祯吊煤山》《棋盘街》《排王赞》等。须生为主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毅宗杀宫》《煤山》《刺虎》。中路、西路、东路、南路秦腔常演。有梢子、口条、剑穗特技。秦腔》第九集收录温玉堂口述本、甘肃省图书馆藏陈佐福口述秦腔本,另有山东梆子抄存本和蒲州梆子抄存本、抄录本。剧情简介 明末,李自成欲攻北京,三关告急,派内监王忠前去督师救援。 -
172019-10
[ 词条 ]曲牌
如秦腔弦乐曲牌[柳青娘],据敦煌《唐音癸签》卷十三载,“[柳青娘]者,岂亦歌妓名欤,后逐沿为曲名欤。”甘肃秦腔便是“板式加曲牌,曲牌加佛曲”的声腔体制,这种表现方式,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逐渐销迹。此外,还有[乌马][江儿水]专供演奏的器乐曲牌,秦腔器乐曲牌就有数百支,常用者近百曲。曲牌溯源秦腔弦索曲牌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秦腔中所固有的,如[大开门][小开门][张良归山][梳妆台][钻天哨][八声甘州]等;二是来自于西北民间小调,如[小放牛]绣荷包][柳青][石榴花]等;三是来自昆曲的曲牌尤其甘肃秦腔和西府秦腔中,所存数量不少,约有七八十支,如[县官令][状元令][中军令][元帅令][出对子][佛祭子][高腔][佛号][油葫芦][回回帽][毛炸雄威][听五更][钻草令][吹腔][劝善调]尤其甘肃秦腔和西府秦腔中,所存数量不少,约有七八十支,如[县官令][状元令][中军令][元帅令][出对子][佛祭子][高腔][佛号][油葫芦][回回帽][毛炸雄威][听五更][钻草令][吹腔][劝善调] -
302019-09
[ 词条 ]临潼山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金刚庙》《李渊辞朝》等。须生为主唱做打并重。边唱边打,贯穿戴芯子盔旋空摺子特技表演。含折子戏《金刚庙》《李渊辞朝》。事出《隋唐演义》第四回至第五回、《说唐演义》第四回。各路秦腔常演。万成子、李夺山、都德育、康正中、阎更平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清末西安怀兴堂梓行秦腔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集书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新盛班
新疆秦腔班社,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兰州秦腔艺人吴占螯创建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吴占螯任领班,平日街头卖唱,遇有庙会、堂会则集结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