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韩盛岫
曾为秦腔、豫剧、京剧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秦腔演员刘茂森、王仲华、王定干、栗成荫、李应贞、马蓝鱼、李继祖、胡正有等,豫剧演员常警惕、孙建章、张敬盟、王景云、强庭栋等著名演员,皆出自他的门下。 -
82019-10
[ 词条 ]头帽箱
秦腔衣箱建制之一。专管收存盔帽冠巾及头上饰品的专门衣箱。头帽又称盔头,秦腔冠帽的总称。可分冠、盔、帽、巾四大类,按制作方法,还可分为软、硬两体。秦腔的头帽箱中主要放置有盔、帽、冠、巾,以及口条、梢子、发辫、面牌、茨菇叶、大包帕、英雄花、千金、结子、火焰儿、翎子、毛兜兜、绒球、包头布、帕子等头帽饰品。①盔。传统秦腔中剧中人物所戴防御性的头帽。秦腔头帽的一种。款式多样,使用较广,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平民,都可按等级区别分加戴用,而且软、硬胎皆备。秦腔头帽的一种。多系剧中帝王贵族所戴,硬胎制,有平天冠、紫金冠、凤冠、过桥(又称半凤冠)等。④巾。秦腔头帽的一种。剧中人物穿用便服所佩戴的帽子。有软、硬胎两种,按身份、地位、年龄、着装进行佩戴。秦腔常用者有硬扎巾、软扎巾、文生巾、武生巾、相巾、解元巾、员外巾等。头帽箱 -
82019-10
[ 词条 ]水龙吟
秦腔曲牌。起源甚早,为宋代词牌之一,诸宫调中都有它。明清进人戏曲领域,京剧称[大开门],秦腔称[水龙吟]。属唢呐曲牌,与[大开门]比肩,同系两个情趣完全不同的唢呐曲牌。如秦腔《收姜维》的诸葛亮升帐,《血手印》中的包拯法场升堂监斩,唢呐即吹奏该曲牌。[大开门]悲伤,故多作为哀乐,较多吹奏于灵堂祭奠或哭泣之时。[水龙吟]还可用于打扫、降香场合,若用于降香,还要加奏云锣。秦腔[正调水龙吟]唢呐牌子曲,曲体长大,以[慢五锤]大铜器领起,[十三铰子]为曲头,定凡调(相当于现代的D调),即筒音作5,再接奏[正调水龙吟],定调也随之转为F调,即前调筒音的5,等于后调筒音的1。 -
302019-09
[ 词条 ]九华山
秦腔传统本戏。双生、双旦、净、丑唱做打并重戏。事出《宋书本纪》。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罗泰坤、华天堂、徐德喜、孙世荣、陶隆富、李德远等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九集收录本。另有平调抄存本,北路梆子抄本等。 -
302019-09
[ 词条 ]杀四门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越虎城》。武生重头戏。与宋代故事戏《杀四门》为同名异本。其中有同名折戏《杀四门》较流行。事见《征东全传》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东路、西路、中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1955年长安书店刊行王绍猷秦腔改编本,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山西中路、北路、蒲州、上党梆子及云南梆子有同目。有山西省戏曲学校收藏中路梆子《杀四门》抄录本,山西省忻州地区戏剧研究所藏北路梆子抄本和王绍猷秦腔改编本等。 -
302019-09
[ 词条 ]龙脉计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郭英杀楼》。生、旦、净、丑、文、武唱打并重。事出《元史本纪》《续通鉴元纪二十九》《明史卷一太祖》。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秦腔抄录本和《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六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元顺帝时,奸臣哈东奏请杀死天下婴儿与武举,以除隐患,尚谦谏阻受害,其千金为朱亮祖所救。 -
302019-09
[ 词条 ]《辛安驿》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金钟罩》《女强盗》。小生、小旦唱做并重。事出《文武香球》。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 -
82019-10
[ 词条 ]赵钺
赵钺(1918-1986)秦腔剧作家。陕西蒲城县人。字戟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因酷爱秦腔,后弃教从艺,并以18石小麦接收培风学社,改名为轮铃居_。后随军西进,文工团二队改为张掖地区七一秦腔剧团,任该团团长。改编传统戏《五鸣驹》,创作历史剧《守江阴》,现代戏《儿女风尘》《红日照西洼》等,其中《五鸣驹》曾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其改编的秦腔《秦香莲》,获1956年甘肃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