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云亭纪念堂
即东方红剧院。宁夏演出场所。位于银川市老城区新华东街,1948年初建时名为“云亭纪念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银光剧院”,后经几次扩建,1958年翻修成现代化大型影剧院。1967年定名为“东方红剧院”。剧场结构由前厅、休息室、观众厅、舞台、化妆室、放映室等组成,钢筋水泥结构,可容纳观众1200余人。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12米、高7米,舞台深20米、高15米。舞台上部建有天桥,装置吊桥19道。装备有大幕、二幕、天幕。台口两侧有灯光楼,备装聚光灯20万伏,台口上方装备聚光灯18万伏。是银川最大的剧场之一。剧场为自治区秦腔剧团专用演出场地,来自北京、上海及兄弟省、市、自治区的戏曲团体也多在此演出。 -
82019-10
[ 词条 ]二流板
秦腔[二六板]的异称(见二六板)。传统秦腔并无此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新秦腔音乐工作者认为[二六板]系慢节奏的“流水板”,故效法京剧将其正名为“二流板”。但目前仍称[二六板]者为普遍。 -
82019-10
[ 词条 ]延安大礼堂
陕西秦腔演出场所。始建于1941年。原称陕甘宁边区大礼堂,1956年由谢觉哉改题为“延安大礼堂”。位于延安市南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化厅曾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71年按照中央文物部门指示,外表保持原貌,内部做了重修。为砖混建筑,用钢木排架屋顶,一色板瓦覆盖。观众厅内设座席1020位,胶合木板折叠座椅。重:修时西侧增建有观众休息厅7间,东侧增加外宾休息室8间,场外补盖小楼11间为化妆室、服装道具和演员休息室,前厅上设电影放映室。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13米,高7米,通面进深15.7米。主台两侧设有附台,台前设有乐池。舞台上部建有天桥两道,装置吊杆30道。装备有大幕、二幕、三幕和天幕。台口两侧设有灯光楼,装备耳光、面光等各种用灯32个,电源负荷量为32万伏。陕甘宁边区时期,剧场曾为延安平剧院、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等院团的主要演出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接待过曰本齿伦座剧团、中国京剧院等文艺团体来延安演出。1980年以前常驻演出单位为延安文工团。 -
82019-10
[ 词条 ]崔保善
崔保善(1939~)秦腔演员、导演。主工丑角。陕西西安人。11岁考入西安三意社新生部,师从王辅生,专工小丑、媒旦。后拜樊新民门下,工官衣丑。出科后,在三意社、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演戏。1959年调至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曾任剧团导演、艺委会副主任。最善于演唱“黑红板”唱腔,尤其唱中夹白、边唱边数,堪称一绝。擅演《柜中缘》之淘气、《小姑贤》之老母、《看女》之柳氏、《蒋干盗书》之蒋干、《三滴血》之晋信书、《三拜花堂》之张华、《乔老爷上轿》之乔老爷、《唐知县审诰命》之唐诚、《十五贯》之娄阿鼠等。还改编移植并自导自演《奇婚证》《安匠挂帅》《奇脉案》《红楼夜审》《借纱帽》《托呼提的婚事》等剧目。多次获表演一等奖、导演奖。1988年在乌鲁木齐市举办个人专场演出。系乌鲁木齐第五终至第九届政协委员、自治区文联委员、西北秦腔会副主席等。 -
92019-10
[ 词条 ]百部秦腔大系
秦腔传统经典剧目系列总汇。媒介为DVD光碟。孟云编。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发行,2009年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该公司从搜集剧本入手,调动陕、甘、宁等西北五省(区)100多家专业剧团和400多位秦腔名家,拯救秦腔艺术于濒临湮没之窘境,录制成像,制成光碟,收录约400余本(折)。按剧本内容,精中选精,依历史朝代,延揽殷商、两周、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上下三千年之历史变迁,打造制作成百部秦腔大系光碟,尽显秦腔文化之厚重。百部秦腔大系传统经典剧目系列总汇朝代 剧目商周 开国图、无影簪、闯宫抱斗、文王回西岐、七箭书、黄河阵、碧游宫、渑池关、火化摘星楼战国 赵氏孤儿、卧薪尝胆、绝缨会、出棠邑、秦晋会、黄金台、庄子三探妻、太湖城、孙膑坐洞秦汉 水淹泗州、霸王别姬、未央宫、斩李广、兴汉图、玉虎坠、斩姚期、刘海砍樵、香山还愿三国 貂蝉、白逼宫、出五关、回荆州、长坂坡、火烧赤壁、大报仇、诸葛亮吊孝、白帝城托孤、葫芦峪隋唐 蛟龙驹(连台本戏)、汴梁图、南阳关、斩黄袍、斩白袍、春秋笔、罗成带箭、天仙配、乾坤带、唐王游地狱、打金枝、劈山救母、雁塔寺祭灵、薛刚反唐、牧羊圈、西厢记、五典坡(前本)、五典坡(后本)宋元 下河东、金沙滩、大破天门阵、杨八姐盗刀、四郎探母、忠烈千秋、昊天塔、辕门斩子、穆桂英大破洪州、血手印、八件衣、狸猶换太子(前后本)、铡丁勇、真假包公、包公三下阴、铡美案、包公赔情、秦香莲后传、火焰驹、游西湖、窦娥冤、情探、野猪林、徐九经升官记、帝王珠、清风亭明清 破宁国、九江口、春秋配、牡丹亭、朱元璋斩婿、法门寺、周仁回府、忠保国、孙安动本、哑女告状、玉蝉泪、白玉楼、玉堂春、生死牌、三滴血、卷席筒、梨花情、春江月、卖苗郎、墙头记、三娘教子、蝴蝶杯(前后本)、软玉屏(前后本)、十五贯、避尘珠、紫霞宫、四进士、双罗衫、桃李梅、对银杯、上煤山 -
82019-10
[ 词条 ]青儿
秦腔《白蛇传》中人物造型。此人物见于明代冯梦龙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人陈六龙编《雷峰塔传奇》和清人《义妖传》弹词及《白蛇宝卷》等。与之相关的秦腔传统戏有《桃花山》《白蛇传》《状元祭塔》以及倩儿传》等。与白云仙同为蛇精,人性化后,以白娘子侍从身份居于配角,二人情同手足,胜似姐妹,甚至可以说形同一人。性格上因充分体现出率性而为、爽直大度的本色与野性,故能夺人眼球,其戏剧地位几与许仙平分秋色。在她的机灵帮助下,使白娘子与许仙成就了美满姻缘。她不仅对白娘子体贴人微、温存侍奉,对姐丈许仙也是煎药熬汤、无悔无怨,正是她具有的坦荡与直率,同白云仙过分的柔情、缠绵形成鲜明的对比。此人物属旦行,以刀马旦应工。党甘亭、刘文中、肖正惠、傅荣启、乔梅英等饰演过这一人物。人物扮相为俊扮,扎角,戴线尾子,水钻头面,穿蓝灰色花褶子,蓝灰绣花大坎肩,下穿蓝灰绣花彩裤,系白绣花腰巾,足穿白袜、蓝灰彩鞋。《索夫》一场后,改戴小额子加素色绒球,穿蓝灰女战衣战裙,系腰巾,足穿蓝灰薄底靴。马蓝鱼饰《白蛇传》之青儿(戏曲研究院提供) -
12019-11
[ 词条 ]韩绾青
(1884-1957)秦腔剧作家、戏剧活动家。陕西西安市人。同盟会会员,曾参加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任陕西省督军张翔初(凤翙)秘书。1916年陈伯生督陕期间任其副官。后在杨虎城将军部下任骑兵团团长,并参加西安守城战。为易俗社发起人之一,曾任社长。一生酷爱戏曲,创作的剧本有《齐云楼》《女英烈》《千里神父》等;还改编《钦头凤》等,其作品多被易俗社、尚友社演出。曾和张翔初等人创办汉调二黄鸣盛社。抗日战争期间,又同封至模等创办京剧夏声剧校,培养了大批京剧艺术人才。1949年后,受聘于西北戏曲研究院,任研究员和创作员。著名京剧演员邴少霞、著名秦腔演员王玉琴等,都得到过他的指导与教诲。 -
92019-10
[ 词条 ]《大秦腔荟萃》
《三秦都市报》增刊。2003年12月《二秦都市报》创办。主编赵良,副主编姚昌民(执行)、黄河。该增刊以专题栏目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秦腔的历史、剧目、行当、表演、唱腔、舞美、团社、演员、乐师、趣闻等,并汇集成册重刊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