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成寿索成寿(19231~987)秦腔鼓师。陕西高陵县人。幼人陕西易俗社,拜杨天华为师学习武乐,两年后独立坐鼓。曾在甘肃平凉平乐学社、国民党十七军...
-
《五丈原》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七星灯》《祭灯》《诸葛亮观星》。须生为主唱工戏。含折子戏《祭灯》。事出《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另有元人《诸葛亮秋风五丈...
-
齐海棠齐海棠(1944~)秦腔演员。女。工小花旦,兼演刀马旦。11岁入西安尚友社,师承刘光华、何振中、李润泉、陈尚华等。戏路颇宽,文武不挡。擅演《...
-
杨艺春杨艺春(1925-1989)秦腔鼓师。陕西西安市人。11岁入西安正义社学戏,工须生,出科后在正学社、光艺社搭班唱戏。1943年又在荆永福、王...
-
腿功秦腔基本功。训练演员腿部肌肉的松弛与柔软、增强靭带的伸长与收缩,以及加强腿部控制能力和弹跳能力与功力的方法。秦腔演员舞台上的表演,如“亮相”...
-
张锁全张锁全(1932~)演奏员。陕西蒲城县人。1944年进西安正艺社学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宣传队,担任打击乐演奏员,擅长司...
-
《虎头桥》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魏延》。中路、西路秦腔常演,净角唱做工戏。事出《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陈西泰口述秦腔抄录...
-
昝金香昝金香(1944~)秦腔演员。女。工小旦,兼演青衣。陕西咸阳市人。13岁入兴平县人民剧团学艺,师承崔晓钟,后任该剧团业务团长。唱腔刚劲,表演...
-
马文易马文易(1932~ )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1949年考入西安易俗社。1952年由演员转人乐队,师承王兴恭、张全杰学二胡、唢呐,后又自学扬琴...
-
哭祖庙秦腔传统小戏。别名《北地王》《告太庙》《刘谌杀宫》《杀家告庙》等。须生唱做并重。事出《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两...
-
跳转秦腔毯子功的一种。训练演员跳转技巧,提高演员身体弹跳、旋转、敏捷、灵活、平衡等功力素质的方法。秦腔舞台上表现飞檐走壁、跌扑翻腾、翻山越岭等舞...
-
李作西李作西(1932~ )秦腔鼓师。甘肃灵台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三师政治部宣传队。1951年开始学戏。1954年进陕西省戏曲研...
-
黄维芬黄维芬(1945~)秦腔演员。女。工小旦、花旦、刀马旦3陕西汉中市人。12岁人汉中市秦剧。1969年开始登台演出,曾任汉中市秦臆团业务股长、...
-
《皇姑打朝》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鸳鸯梦》《斩吴彦龙》《皇姑出家》《打北京》。正旦为主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朝》。各路秦腔常演。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孙太正口述...
-
大雪山西府、甘肃秦腔剧目。传统连台本戏。别名《鹦鹉传》《王潜龙逃国》《王敦篡位》。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并重。事出《晋书·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