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腔音乐秦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剧本、表演、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相结合,集中地 表现戏剧内容。秦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并 拥有大量丝弦和唢呐伴奏曲...
-
《张良刺秦》《张良刺秦》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博浪锥》《博浪沙》《双锥记》。事出《史记·留候世家》及看松主人《双锥记》传奇。中路、西路、南路秦腔...
-
《秦腔剧目初考》秦腔剧目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杨志烈、杨忠、高非、仲居善编撰。1984年8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集明清以来秦腔剧目1600余个。分甲、...
-
《困荥阳》《困荥阳》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火烧纪信》《纪信替主》等。须生、大净唱做并重。事出《史记·高祖本纪》,《西汉演义》第六十四回,元顾仲...
-
《宁夏戏曲史料汇编》戏曲史料集。荆乃立主编。1985年出版第一辑,1987年出版第二辑。共收入宁夏戏曲史料文章46篇。其中《宁夏戏曲综述》《艺苑春风秋雨录》《银...
-
场面秦腔乐队的总称。秦腔乐队由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组成。由于它们的音响效果和表现性质不同,实际使用上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侧重,分为文场和武场。...
-
《木月剑》《木月剑》秦腔传统本戏。又名《冷泉亭》《羊左全交》。事出《关中流寓志·列士传》,《今古奇观》第十二回及清人《金兰谊》传奇。西路、南...
-
《九战章邯》《九战章邯》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大破章邯》。事出《史记?项羽本纪》。西路秦腔常演,净角唱打应工戏。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蒲天信口述抄录...
-
武场乐器秦腔武场乐器主要有板鼓、暴鼓、牙子、梆子、钩锣、手锣、马锣、汤锣、疙瘩锣、大铙、小铙(铰子)、星星等。以钩锣(湖广锣)、大铙、小镜、手锣组含...
-
《陇上名伶声腔选析》戏曲研究著本。王正强著。甘肃戏曲研究资料第七辑。1985年《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编辑部刊行。该书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活跃在甘肃戏...
-
《蟒蛇记》《蟒蛇记》秦腔传统本戏。西路秦腔常演。生、旦、丑唱做工戏。现存版本有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秦时,侯张氏为亲子侯春元谋产,制...
-
《秦腔史稿》秦腔专史。焦文彬主编,焦文彬、张登第、杨春霖、赵洪、静波著。1986年3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编,分20章67节。第一编为绪论,从第...
-
《广武山》《广武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战山》。红脸、武生唱打做工戏。中路、南路、东路、西路秦腔常演。东路梆子由须生扮秦琼。现存版本有甘肃省文化艺术研...
-
钩锣见开场铜器。
-
《宇宙锋》《宇宙锋》秦腔传统本戏。又称《一口剑》《六义图》《六人杰》《金殿装疯》等。旦、净、须生、小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金殿装疯》。事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