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美丽贺美丽(1941~)秦腔演员。女。工闺阁,兼演武旦。陕西西安市人。13岁考入西安市五一剧团,受颜春苓精心培养,并聘京剧武生张小楼教授武功,曾...
-
台步又称“步法”。秦腔基本功。戏曲“五法”的一种。人物在舞台表演中各种行走的姿态。台步有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区别,根据不同的剧情运用不同台步表...
-
长顺班陕西秦腔班社。1916年,宝鸡县甘峪乡温安正在贾德义戏班基础上创办,自任箱主兼领班,亦是该班主要须生演员。其他演员还有须生李锐、温金邦、温三...
-
郭玉琴郭玉琴(1942~)秦腔演员。女。工小旦,兼演青衣。河北省人。13岁考入伊宁市秦剧团,师从邓维民。其嗓音明亮,音域宽广,行腔流畅,善于以情带...
-
《游北塔》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五国困康熙》《征北塔》《李彦投军》。须生、武生唱做并重。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张太口...
-
赵友梅赵友梅(1942~ )秦腔演员。女。工小旦。10岁入银川剧团学艺,常演剧目有《杨八姐游春》《木兰寺》《状元媒》《白蛇传》等,另在现代戏《沙家...
-
榛苓社陕西秦腔班社。1914年,以惠春波为首的西安部分知识分子发起并创办科班,招收学生,设立文化课,聘请著名艺人李云亭(麻子红)、梁歲(船户娃)、...
-
侯应西侯应西(1905~1966)秦腔鼓师。陕西蓝田县人。曾上3年私塾,后进剧团学习武乐,手锣、铙钹、钩锣、梆子、鼓板,无一不通。后又学拉板胡。3...
-
《于成龙访房山》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保定府》。《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五集收录本有常俊明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房山马三凤,倚奸臣索进...
-
卫水珍卫水珍(1943~ )秦腔演员。女。工小旦。陕西西安市人。11岁入西安三意社学艺,受苏蕊娥亲传。1956年到白水县剧团。嗓音娇嫩圆润,唱腔委...
-
毯子功训练演员跌、扑技巧的基本功。因在毯子上进行锻炼,故名毯子功。迄今仍在沿用。包括“跟头”“顶功”“蛮子”“小翻”“提筋”“踺子”“蹑子”“旋子...
-
刘发祥刘发祥(1906~1971)秦腔鼓师。陕西三原县人。乳名常娃。初操二股弦,又改司鼓。识工尺谱,吹拉弹打不挡。曾在西安正俗社、平凉平乐社、兰州...
-
刘玉琴刘玉琴(1942~ )秦腔演员。女。主工花旦,兼演小旦。陕西西安市人。11岁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剧团科班学艺,曾得王天民、宋上华、肖若兰...
-
《明月楼》南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另u名《康熙王访贤》。丑角、小生、净角唱做并重。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
-
腰功秦腔基本功。训练演员腰部肌肉的柔软、靭带的松弛,以及腰部关节灵活的方法。单项的分解训练有下腰、前桥、后桥、单腿前桥、单腿后桥等;综合的表演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