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杨凤兰
(1943-1999)秦腔演员。女。工青衣。陕西西安市人。11岁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受李正敏亲传,唱腔有“敏腔”流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李正敏的演唱风格,被誉为敏腔传人。擅演剧目有《铡美案》《赶坡》《探窑》《三娘教子》等。尤以《赶坡》之王宝钏、《二进宫》之李艳妃最为享名。 -
82019-10
[ 词条 ]王依群
王依群(1922-1995)秦腔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陕西渭南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并在陕甘宁边区西北剧团(关中八一剧团)从事乐队和秦腔音乐研究。1949年后,入天津中央音乐学院、西北艺专音乐系深造理论与作曲。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一生致力于改革创新,为众多秦腔剧目写过音乐。主要有《白毛女》《出路》《血泪仇》《逼上梁山》《打虎计》《屈原》《闯王遗恨》《烈火扬州》《刘巧儿》等。著有《秦腔板式研究》《秦腔过门集》《秦腔语音讲座》《秦腔音乐论文选》以及《搬场拐妻中的西秦腔考》等专著和论文。其中,《秦腔声腔的渊源及板腔体音乐的形成》受到戏曲史学界的重视。王依群 -
32019-10
[ 词条 ]刘棣华
(1937~1994)秦腔演员。女。工青衣、闺门旦。陕西西安市人。12岁入西安易俗社,师从刘毓中、李可易、张隆华。嗓音明亮宽厚,拖腔委婉清澈。擅演剧目有《白蛇传》《铡美案》《劈山救母》《赶坡》,以及现代戏《南方烈火》之游击队长、《万水千山》《沙家浜》《杜鹃山》之老太太、《奇袭白虎团》之崔大娘、《海港》之方海珍、《西安事变》之曹母等角色,尤以饰演《赶坡》之王宝钏享名。刘棣华饰《铡美案》之秦香莲(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元新戏园
新疆秦腔班社。由新盛班(后称三合班)分化出来的部分艺人组建。李恒开任领戏班长,党金贵任串戏班长,李德福任剧务班长。主要演员有刘月清(花脸)、李青衣、王德顺(小旦)、吴振海(须生)、李恒开(丑角)等。代表剧目有《鸿门宴》《观兵书》《女抢板》《阴阳河》《合凤裙》《马前泼水》《李白醉写》《蒋干盗书》《宫门挂带》等。1939年解体。 -
82019-10
[ 词条 ]牖民学社
陕西秦腔学社。1931年蒲城县驻军在西安榛苓社基础上建立。特邀西安名丑苏牖民领班。聘李振声、何振中、车百亭、孟遏云,颜春苓、杜干秦、王义民等做教练和主演,招收三班学员。甲班驻西安、乙班驻大荔、丙班驻武功。甲班以售票演出为主,乙、丙两班以演神会戏为主。并教出尚恒志、惠居民,贵安民等一批新角。后三班合并,改称第八区抗建剧团,又被国民党部队收纳改为第一军剧团。1945年交回大荔,不久解散。 -
82019-10
[ 词条 ]《燕子笺》
范紫东所编剧目。正生、闺旦、方巾丑、须生、净唱做打并重戏。事见清阮大铖《燕子笺》传奇。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二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唐时,霍都梁上京应试,与妓女华行云约定百年,并画二人写生画一幅,送出装裱。主考官郦安道有女飞云,得观音像一幅,亦送去装裱。不意取时互为调换,飞云得画,遂患相思疾病。一日,题诗一首,为燕子衔去,落霍都梁手,二人两厢伤感。霍都梁有同学鲜于佶,知此情,欲名题金榜,遂诬霍都梁勾引闺秀,将其赶走,暗中偷换试卷,得中状元。时,安史之乱起,霍都梁投贾南仲从军。飞云与父母失散,被贾南仲收为义女。华行云又被飞云母收留。乱事平后,鲜于佶拜渴主考郦安道,被行云识破,遂逃。霍都梁得选状元,飞云由贾南仲做主与霍都梁成婚回家,行云即在郦府三人团圆。 -
82019-10
[ 词条 ]孙家班
甘肃秦腔班社。1929年崇信县柏树乡孙富魁创建于灵台县,两年后带回原籍,与平凉陈作福、荆有祥合资扩建,改名三胜班。1933年,陈、荆二人退出,故名孙家班。因箱具破烂,当地群众多戏称为“孙烂片戏班”。1946年后,先后被国民党一二〇军十一团办的铁血剧团和国民党骑二旅办的秦光剧团抢走一批演员,勉强维持到1949年解散。孙富魁酷爱戏曲,更爱演员,戏班无论亏盈,从不减演员薪水,戏班封箱后,还给无家可归的演员提供食宿。所以,慕名前来搭班的演员很多,如余庆民、鱼得水、荆有祥、陈作福、王化民、祁文彩、张明义、张成位、刘汉玉、李发民、马文采、魏进芳、韩文华、吴新民、冯德海等人,都曾在该班演过戏。 -
82019-10
[ 词条 ]德俊社
甘肃秦腔班社。1926年在民勤原行宫和盛社基础上_。主要演员有李世德、陈来基,刘占魁(须生兼老旦)、毛寿山(净角兼丑角)、马级三(须生兼丑角)、曹开世(毛净兼须生)、陈元儿(旦角)、杨生沛(小旦兼小生)等。因李世德久病不起,毛寿山等主要演员相继去世,班社于1951年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