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艺术论文初集》
甘肃艺术研究丛书。1991年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收入本省作者论文17篇。其中集有李正宇的《晚唐敦煌本“释迦因缘剧本”试探》,赵逵夫的《我国唐代的徘优戏脚本——敦煌石窟发现〈茶酒论〉考述》,宁希元的《元曲四大家考辨》,杨森的《中国最早的两幅舞台(戏台)演出图》,金行健的《地方戏的整体继承及其局限》《戏曲传统剧目的特殊表现方法》,赵建新的《清代影子腔剧目〈征金川〉考论》,王正强的《陇居陪乐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吴树德的《论戏曲艺术的神、形、意》,李有运的《〈牡丹亭〉管见三则》等。 -
82019-10
[ 词条 ]钩锣
见开场铜器。 -
82019-10
[ 词条 ]冯存民
冯存民(1933~)秦腔演员、导演。工净角,尤以白脸毛净见长。陕西耀洲人。1947年入正风社学艺。1951年转入陕西耀县(今耀洲区)剧团。1978年调铜川市秦腔剧团。表演大方,工架稳健。先后演出剧目70余本,擅演剧目有《游西湖》《玉虎坠》《反长沙》《白虎堂》《战马超》等。同时还兼演须生和丑角,并兼任导演。1983年以来,执导有《破宁国》《玉堂春》《法门寺》《回荆州》《五典坡》《四进士》等剧。 -
82019-10
[ 词条 ]秦腔音乐
秦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剧本、表演、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相结合,集中地 表现戏剧内容。秦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并 拥有大量丝弦和唢呐伴奏曲牌。主要包括唱腔、 念白、伴奏(见场面)三个部分,其中唱腔和念白是秦腔音乐的主体,在不同剧目的情节和不同 行当的表现形式上各有侧重。如《辕门斩子》《忠 保国》《金沙滩》《斩韩信》等唱工戏,以演员唱工 和管弦乐的伴奏为主;《快活林》《三打店》《芭蕉 扇》《打瓜园》《取四郡》等武戏,则以打击乐的伴 奏为主;《夜审潘洪》《甘露寺》《草坡面理》《考 文》等戏又以演员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的念白 为主。秦腔音乐在秦腔演出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不仅以散一慢一快一散的板式变化构成成套大 段唱腔极尽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更重要的是 为剧情创造和渲染出各种场景和气氛,尤其打 击乐,.规定并控制舞台节奏,统一并协调表演章 法,推进戏剧的发展并塑造戏曲人物的形象。近 60多年以来,由于新音乐工作者参加了秦腔音 乐的改革工作,秦腔音乐的构成,在演唱的形 式、乐队的组成,以及和声、复调、配器等作曲技 术的运用上,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创作的成分曰益增多,从而使秦腔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 -
82019-10
[ 词条 ]丹凤县花庙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丹凤县花庙城船帮会馆内,坐南向北。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后多经修葺。硬山顶,灰色筒瓦覆盖,分上下两层,八角起翘,平板枋上书“秦镜楼”三字。栏额枋上镶匾额一面,书“和声鸣盛”四字。台面呈品字形,台基高2.3米,台面宽7.1米,进深5米。东西两侧设有附台,宽6.25米,进深5米。附台两边山墙高出屋檐,后墙山门通过台下,可进入院内观戏。戏楼后背即是“明王宫”正门,上刻楹联,左为“继夏禹称王福庇九江”,右为“后元夷受封德昭千古”。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逢会演戏,前台广场可容纳近万人。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019-10
[ 词条 ]《石佛寺》
《石佛寺》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反淮安》《吕后乱朝》。须生、武生、泼旦、正旦、幼生唱做戏。事出《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邓贵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亦藏口述抄录本两个版本。本剧讲述了汉高祖崩,吕后专权,杀戚后,毒赵王,立己子刘盈为惠帝。后惠帝死,吕后篡位,尽杀忠良,滥封诸吕,林后携太子刘恒逃往石佛寺。金鼎禅师聚众屯粮,与汉室老臣兴兵伐吕。其时吕后已死,遂杀吕台、吕产,重振汉室,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 -
82019-10
[ 词条 ]《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
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收录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与陕西省文化厅1986年6月4日至7日在西安召开的“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的论文32篇。有焦文彬的《关于秦腔艺术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思考》、王依群的《少而精为上》、吕自强的《自我加强,不振自兴》等论文。 -
82019-10
[ 词条 ]锣鼓经
亦称“银鼓点子”,简称“银经”。秦腔武场鼓板、大锣、铙钹、手锣等打击乐器所击奏的各种音响节奏套路。因击乐手在初学时,都要用口来时时念诵、背记和演练这些“点子故称其为“锣经”或“锣鼓经”。各种锣经又可通过特殊字符和谐音汉字记录成谱,故又称其为“打击乐谱”。秦腔的锣鼓经非常丰富,有“开场锣鼓”“动作靜鼓”“板头锣鼓”三类;马凌元辑入《秦腔打击乐》一书的谱式就达418套,每个谱式,又各有其专名,如[拥锤][列锤][擂锤子][急急风][长锤][七锤][菜碟子]等。由于各自的节奏组合和乐器配置不尽相同,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与气氛也不相同,当其一旦与特定的戏剧环境结合在一起时,便能很好地表现出角色各种复杂的感情,营造出紧张、阴沉、活跃、闲适等不同的戏剧气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