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封至模
封至模(1893~1974)秦腔剧作家、理论家、教育家、戏剧活动家、表演艺术家。陕西西安市人。北平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毕业,返陕后执教。后从政7年。1931年弃官从艺,曾任易俗社训育主任、评议、编剧等职。1949年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协戏剧组副组长、西北文化部戏政处副处长、艺术事业管理处副处长、西北戏曲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等。创作、改编、整理秦腔剧本40余本。代表作有《还我河山》《回到袓国》《水淹下邳》《洪州破》《岳母训子》等;移植、改编的折戏有《马前泼水》《梅妃与杨妃》《龙门寺》《奇双会》《双锁山》《宇宙锋》《箭头鸳鸯》《拾玉镯》《渔家乐》《讨鱼税》等。理论著作有《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国戏曲大词典》《秦腔剧目汇考》《秦腔艺人考略》《秦腔声韵初探》《秦腔概述》等。曾创办戏曲专修班、上林剧院,培养出肖若兰、任哲中、刘亘天、刘茂森、粟成荫等大批秦腔名家;曾参加齐如山、梅兰芳组织的国剧社,演出《梅龙镇》《贵妃醉酒》等京剧获好评,赢得“西北王瑶卿”之称。封至模(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戏海拾珍》
秦腔评论集。辛景瑞著。1997年7月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刊行。全书分为舞台精英、奇艺绝招、急智救场、戏场差误、剧景奇观、风土世俗、戏迷佳话、因艺辱福、生活妙用、轶闻趣事、艺海探微和长安秦坛先贤籍系小考12章,每章均记述了作者对秦腔艺术的观剧感受,以及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秦腔名家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书前有焦文彬“序”、赵复泉“前言”及“作者的心声”,并有题词、照片8面;书后附有《访谈简易名录》《长安业余唱家简介》及作者所撰《匆匆赘语》等。 -
82019-10
[ 词条 ]胡文卿
胡文卿(1887~?)秦腔剧作家。陕西临潼县人。又名闻钦,字焕章。清末贡生。毕业于陕西省政法专门学校。曾任陕西省耀具知事、陝西省教育厅科长、陕西省禁烟总厕总办、陕西省参议等职。1916年加人易俗社,先后担任该社编辑、社監、社长等。创作的剧本有本戏《天香阁》《打倒日本化》等,折戏有《错认缘》《一拜缘》《姑嫂决斗》等。 -
82019-10
[ 词条 ]王辅丞
王辅丞(生卒年不详)秦腔剧作家。陕西大荔县人。名象贤,字辅臣。毕业于陕西省政法专门学校,曾任陕西省商南县县长等职。先后担任易俗社编辑、社监、社长等。创作剧本10多种,代表作有本戏《一线天》《比翼鸟》《一磅肉》(根据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改编)《媚外镜》等,折戏《假斯文》《白写信》《劝新郎》《巧银匠》等。 -
82019-10
[ 词条 ]《皇封乞丐》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荆乃立、杨岳葆编剧,宁夏秦剧函,首演。本剧讲述了康熙时,宁夏将军赵良栋、为子赵宏斌做百日喜庆,适皇上驾临,一句戏言使将军小少爷变为终身“讨吃”,由此引出一系列戏剧冲突。 -
82019-10
[ 词条 ]调门
调门亦称“定调”。文场乐器按演员嗓音高低确定为其伴奏的音高标准。秦腔以笛子为定调乐器。根据演员嗓子音域,秦腔通常选用三眼调、硬三眼调和软三眼调3种调门。清末民国初年,秦腔艺人选择用硬三眼调为其调门者极为普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多以三眼调为调门,五十年代以后,除个别嗓音较高的演员仍沿用此调门外,绝大多数演员则定软三眼调。①三眼调。即正工调,相当于现代的G调。即吹笛手抬右手食指(即笛子的第三眼),所发的音便是三眼调的“5”,定板胡外弦的空弦弦音、二胡内弦的空弦弦音、三弦中弦的空弦弦音;然后再抬左手食指(即笛子第六眼,左手第三眼),所发的音便是三眼调的“1”,定板胡内弦的空弦弦音、三弦外弦的空弦弦音;如果吹笛手六指齐按,由笛子筒音发出的音,即为三眼调的“2”,可定二胡外弦的空弦弦音。②硬三眼调。即工半调,相当于现代的降A调。③软三眼调。即软工调,相当于现代的F调。 -
82019-10
[ 词条 ]高全中
高全中(1912~1961)甘肃秦腔演员,工丑。陕西西安市人。幼入西安易俗社科班学艺。1920年曾赴汉口演出。1922年返陕。1927年入甘肃平凉搭班演出,曾创办“易俗分社”。1933年又入苏佑民的“佑民社”。1943年任陕西凤翔剧社副社长。1950年经沈和叶介绍参加兰州秦剧实验社。1954年调入武都地区五一秦剧团。因自幼入著名班社,基本功训练十分扎实,演戏规矩,戏路宽,善于刻画角色性格。代表剧目有《苏三起解》《白先生看病》等。 -
82019-10
[ 词条 ]笛子笙管曲牌
笛子或唢呐(海笛)吹奏的曲牌。这两类秦腔曲牌,主要用于传统戏中神道人物行云和上下场。如玉帝上场,吹奏唢呐曲牌[一起清霄]或笙管曲牌[万仙丛叶],下场则吹奏笛子曲牌[迎客仙];五福上场吹奏唢呐曲牌[干板点绛唇],起行奏[慢道],行云奏[光闪闪]或[喜滋滋],赐福奏[全福粉蝶],下场奏[百尾];《刘海撒金钱》中刘海上场,唢呐吹奏[连云起驾],起行用[上逍遥],下场用[下逍遥],撒钱则吹奏[一起清霄];《八仙过海》上场笛子奏[散云仙],过海奏[万天钟][五张条子];《七箭书》赵公明上场奏[进道];《天官赐福》天官上场在灯口奏[点绛唇],起行时奏[赏宫花],赐福时则奏[干板点绛唇]或者[江儿水]。神道戏中打扫、降香笛子吹奏[迎仙客][傍妆台][小开门]等,笙管吹奏[到春来][金钱柳][出山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