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妆楼》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胡奎卖人头》。生、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鸡爪山》。事明出明无名氏《粉妆楼取词》,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
李锐(1879~1946)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宝鸡人。艺名“李老五”,因以红生戏和官衣须生戏最为出名,有“活关公”之美誉。12岁时,拜王玉堂父...
-
沙陀国搬兵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珠帘寨》《飞虎岗》《沙陀国》。小生、净唱做戏。含折子戏《居羊川》。事出《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七回至第九回。各路秦腔常演。米...
-
张太(1881-1966)秦腔演员。初工须生,后改唱净角。陕西宝鸡人。幼年人陇县顺义班学艺,后浪迹于甘肃陇东南之庆阳、徽县等地搭班演出。1931...
-
满床笏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打金枝》《大拜寿》《解甲封王》。小生、小旦、须生、净角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金枝》《进宫背舌》《男绑子》。事出《隋唐演义...
-
《八蜡庙》秦腔传统本戏。武生唱做并重。中路、西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隆福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潘富堂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
-
《二度梅》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杏元和番》《和番祭梅》等。生、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重台》《落花国》《渔舟记》《花亭相会》。事出《二度玉蟹记全传》、清天...
-
侯烈(?~约1921)清末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凤翔县陈村海子坡人。小名皂成,因擅演红生,尤以关公戏见长,人称“活关公”。清末民初为聚顺社(王家...
-
滚楼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滚碗豆》。小生、小旦唱做戏。传清代乾隆年间蜀伶魏长生京师所演秦腔剧目。清代吴长元《燕兰小谱》咏其事。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
-
《黄巢起义》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黄巢中元》《祥梅寺》。大净、须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祥梅寺》。事出《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四回。现存版本有《...
-
七仙图西路秦腔常演。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火烧李儒》《何仙姑成圣》。事出民间神话传说。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石生厚口述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
-
徐明德(1881-1954)秦腔演员。工文武须生、小生、老生、红生,兼演花脸。陕西人。原名念祖,因排行第三,人称“徐三爷”。10多岁在张掖学艺。二...
-
盘道中路秦腔常演。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二仙盘道歌》。事出民间神话传说。现存版本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西安市文联抄录本。本剧讲述...
-
《鸳鸯枕》秦腔传统本戏。西路、南路秦腔常演。事出民间传说八大神仙故事之一。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徐德喜口述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
-
王宝山王宝山(1881~1935)秦腔演员、导演。初工小生,后改须生,偶尔亦演架子花脸。又名延盛子。陕西兴平县人。自幼家境贫寒,后流落甘肃。清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