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维新(1904-1957)秦腔须生演员。票友下海,工老生。甘肃榆中县人。艺名栖云馆主。曾辱郗德育亲传,以演“三白”(《卖画劈门》《大报仇》《烙碗...
-
康正中(1907~1962)秦腔演员、教练。主工老生,兼演红生。陕西西安人。早年在兰州搭班演戏。后入正俗社学艺,师从党甘亭、高天喜、王德荣等。19...
-
高希中(1909~1977)秦腔演员、教练、导演。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字寿峰。袓父是著名秦腔艺人高天举。8岁入陕西易俗社,为该社第五班学生,师承...
-
王秉中王秉中(1910~1979)秦腔演员。工武生、红生,后演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2岁入陕西易俗社,系该社第五班学生。表演上吸收了京剧中许多精华...
-
夏景民(1909-1965)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2岁入西安三意社学艺,师从王文鹏、陆顺子,以《苟芦略》《大报仇》崭露头角,成为该社较...
-
田正志(1910-1975)秦腔演员、导演。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4岁入西安正俗社甲班学戏,师承王德荣、郭敬堂等。出科后在该社演戏20余年。19...
-
《下河东》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龙虎斗》《下河东》《斩呼延寿廷》。红生、武生、武旦、二净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赶驾》《龙虎斗》。事出《北宋杨家将演义》第...
-
高正保(1911~1977)秦腔演员。工武生。陕西西安市人。1924年入西安正俗社甲班学戏,受业于高登岳、屈景益、高天吾等名家。出科后随该社演出于...
-
耿善民(1912~1942)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小名善娃,有“活岳飞”之称。陕西易俗社第六期学生。有艺术天资,思路开拓,嗓音苍郁,身材...
-
天齐庙《天齐庙》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杨七郎打擂》《打潘豹》《劈潘豹》《天地庙》。娃娃净做打并重。含折子戏《天齐庙》。事出《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四回。...
-
金沙滩秦腔传统本戏。又称《双龙会》《闯幽州》《七郎八虎闯幽州》等。老生、武生、净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双龙会》《点将》(又称“数儿”)。事出《杨家...
-
五郎出家秦腔传统小戏。别名《五台山》《五郎削发》《盖天幅》。武生唱做工戏。事出《杨家将演义》第十七回、元关汉卿及朱凯《吴天塔孟良盗骨》杂剧。西路、中...
-
《两狼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两狼关》。武须生、大净、武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苏武庙》《李陵碑》。事出《杨家将演义》第十八回、《昭代萧韶》。各路秦腔...
-
《五台会兄》秦腔传统小戏。别名《兄弟会》《五香山》等。二净、须生唱做戏。事出《杨家将演义》第十九回。中路、西路秦腔常演。刘茂森、米新洪代表剧目之一,其中...
-
李正民(1912~1970)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小名随斗,原名正文,外号假麻子红。1924年进西安正俗社甲班学戏,后成为该社主要须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