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樱桃秦腔传统小戏。中路、西路秦腔剧目。别名《文章会》。清人吴太初《燕兰小谱》载清乾隆北京演出之秦腔亦有此剧目。小生、小旦唱做工并重戏。事见明人《...
-
文汉臣(1890-1947)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三原县人。其人生性淡泊,为人和善,人称“善人”。年少时即到甘肃搭班。1941年与耿忠义、岳钟华组...
-
打瓜园秦腔传统小戏。西路、中路、东路、南路秦腔剧目。别名《郑子明吃瓜》《郑恩吃瓜》。其中有名折戏《郑恩相亲》单独演出。净角、武生、武旦、小旦念打工...
-
扬兴汉(1892-1963)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周至县人。大盛班第三科学生,在启蒙老师王宝山的严格培训下,技艺提高很快。在舞台生涯中塑造了众多鲜...
-
沈鸿华沈鸿华(1894~1975)秦腔演员、导演。甘肃天水市人。艺名黑巴巴,人称“内台红”“戏夫子”。1904年入天水鸿盛社学艺,师从李炳南。曾担...
-
赵匡胤杀院西路、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飞龙传》《赵指挥改诗》。红生、须生唱做戏。事出《飞龙全传》第四回。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
-
七星庙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佘塘关》《紫金带》《马踏五营》。前半部为刀马旦武工戏,后半部为念做工戏。全剧为大净、老丑、武生、武旦为主的文武场面、唱做...
-
魏甲合(1894-1976)演员。初工须生,后改花脸。陕西宝鸡人。艺名魏明山。13岁人聚顺社学戏,出科后以须生驰名于西府和甘肃陇东诸地。1920年...
-
五子魁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长庚送子》《千金全德》《窦燕山》。生、旦、净、丑俱全的唱做工戏。事出明王稚登《全德记》传奇。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
-
秦鸿德(1895-1968)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宝鸡市人。12岁落户于平凉,师从平凉大顺舞台名净高迎奎。学艺期满后,在平凉首演《拷寇》,以扮相英...
-
《斩黄袍》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滚龙床》《桃花宫》《斩郑恩》。红生、二净、刀马旦唱做戏。含折戏《斩黄袍》。事出《飞龙全传》《宋史记事本末》及《五代史通俗...
-
毛金荣(18961~937)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2岁拜临潼著名花脸刘五儿为师,曰夜勤学苦练,不久便将《锦绣图》《八义图》《八件衣》《...
-
下南唐秦腔传统本戏,分前后两本。别名《金定别母》《撮合山》《双锁山》《刘金定杀四门》。武生、武旦、须生、老旦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双锁山》《杀四门...
-
孙双钱(1896~1986)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宝鸡人,后迁居凤翔。7岁学习击乐,并随戏班苦练基本功。曾拜王颜魁、侯烈为师,主工文、武须生。15...
-
阴魂阵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刀马旦、净角唱做打并重。山西中路、蒲州梆子有同目,戏剧情节、人物姓名各异。甘肃省图书馆藏常俊德口述秦腔抄录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