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套本戏
套本戏亦称“戏套戏”。将两个剧目、剧情、行当类似而朝代不同的戏,套在一起演出,故名。套本戏通常为两戏夹插交替演出,即此戏演出一折,彼戏演出一折,如此循环穿插,最后则用同一结尾收场。如封神戏《黄飞虎反五关》和三国戏《关云长出五关》,内容相似,皆属红脸,便于改装,成为常演套本戏之一,故又称其为《双出五关》。若以关羽《挑袍》为开场,二场便接演《反五关》黄飞虎祭奠贾夫人坠楼殒命,第三场续演关羽出五关斩六将,第四场再演黄飞虎反出朝歌连闯五关,最后以《古城会》结束者,称“东五关”;如果以《反五关》黄飞虎祭贾夫人为开场,接演关羽之《挑袍》,再两戏穿插续演,最后以黄飞虎反出五关投奔西岐而戏终,则称“西五关”。秦腔能够作为套本戏演出的剧目还有《乾坤鞘》与《天仙帕》,二戏穿插套演到最后,将魏芙蓉、丁勇、董焕文、郭槐等两戏之四个奸臣,由包拯在最后一场戏中用四把铡刀同时施刑而结尾。此外还有《八义图》与《绝缨会》、《马芳困城》与《吴起困城》、《八件衣》与《乾坤鞘》等,均可套本演出。套本戏的主要角色,也因演出用场不同而有别:若戏班为了炫耀其演员实力阵容,关羽和黄飞虎则分由两个演员扮演;如果戏班为追求荒诞离奇、出奇制胜的舞台效果,甚至还带有演员斗演竞技、比试输赢的性质,两戏中相似而不相同的两个角色,更多则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如关羽和黄飞虎以及曹操和纣王,四个角色就由两个演员分别担任。其中黄飞虎身着黄靠披黄蟒,头戴帅盔;关羽身着绿靠披绿蟒,头戴夫子盔;纣王身着龙箭衣、龙挂,头戴软王帽;曹操则着红蟒,头戴黑相纱。演出中只换服饰、帽盔,不变脸谱。过去套本戏在陕西西府、甘肃陇东南十分火红兴盛,今已不存。 -
82019-10
[ 词条 ]袁光
袁光(1921~ )秦腔剧作家。陕西华县人。名定中。1933年到陕甘宁边区,曾任西北剧团、八一剧团、关中八一剧团、三原分区文工团和陕西省文工团剧务股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49年后,任陕西省文教厅文化处处长、陕西省文化局艺术处处长、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剧协陕西分会副主席。长期从事戏曲艺术工作,能导能演能写。创作剧目有《王继善翻身》《你想错了》《兄弟会》《儿子》《屈原》等。 -
82019-10
[ 词条 ]米钟华
米钟华(1925~1991)秦腔剧作家、导演、演员。陕西人。早年入陕西易俗社学戏,工须生。嗓音洪亮,气势雄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百代公司为其灌制唱片《春秋笔》。1949年后,转向编导艺术,曾改编《八义图》,由易俗社演出。后调玉门油矿秦剧团任编导,整理、改编和导演过多种传统剧目,创作大型现代戏《祁连风雪》,参加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并获奖。1980年后调回西安易俗社任编剧。 -
82019-10
[ 词条 ]《秦腔表演艺术家》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杨文颖编著。2011年10月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按行当分类,分别介绍了刘毓中、刘易平等15位生角演员,晋福长、马平民等4位丑角演员,张寿全、田德年等“十大花脸”及汤秉中、刘茂森、李买刚净行演员,何振中、王天民、李正敏等25位旦角演员的舞台表演艺术。书后特录封至模所写润润子、李云亭、刘立杰、陈雨农、党甘亭、王文鹏6篇评论。 -
82019-10
[ 词条 ]赵千里
赵千里(1921~1991)秦腔剧作家、编剧。山东胶县人。1952年由部队转业到银光剧团任编剧,创作各类剧本数十部(本),代表作有《西吉滩》(合作)《人间天上》(合作)《六盘曙光》《成双成对》(合作)《法律面前》《隆德奇案》等。此外还整理、改编、移植过大量传统剧目。 -
82019-10
[ 词条 ]《秦腔音乐》
定名为《秦腔音乐》的出版物现有3种,一为上海海燕书店出版,安波所著;另 一为西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陕甘宁边区文协音 乐工作委员会编辑的音乐丛书;还有一是刘斌 主编,许德宝编著的中国秦腔文化丛书。①安波版《秦腔音乐》。秦腔音乐最早的曲谱集和研究 著作。是延安新文艺工作者研究秦腔音乐的重 要成果。1948年上海海燕书店出版。由作者在 延安时期收集整理而成,并几经波折才保存下来。理论部分的“秦腔音乐概述”,用新观点研究探讨了秦腔音乐的调式、板式、进行等特点。主 要内容包括秦腔的传说及流布情况,秦腔的乐器配置,秦腔的剧曲形式,秦腔的调式,秦腔的板眼节奏及演唱、记谱、定弦、定调法等。曲谱部分,收录了秦腔常用板式。在秦腔音乐继承与改 革和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②《西北民间音乐》 丛书之《秦腔音乐》。陕甘宁边区文协音乐工作 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西北民间音乐丛书》之一。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戏剧工作委员会、音乐工作委员会合编,1950年9月西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陕西人民出版社曾印行7次,发行4.7 万册。全书分文字与曲谱两大部分。前者收录了王依群《秦腔板眼研究》、安波《秦腔音乐概述》、 梅丝《秦腔曲调的几个问题》、王绍猷《秦腔之音 调板眼》等论文6篇,后者收录了秦腔打击音 乐、弦乐曲牌和各种唱例。完整地保存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陕西秦腔音乐的全貌。曰益荣 “引言”称:“这里所收集的材料,不但可解决实 际学习,而且能指给人以初步研究和开展秦腔的途径。”③《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秦腔音乐》。主编刘斌,编著许德宝。2011年10月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分6章,介 绍秦腔的发展历史,通过大量谱例分析唱腔音乐程式的起板、转板、落板规律和文武场面乐器配置等。书后附有名段唱词精选。 -
82019-10
[ 词条 ]田益荣
田益荣(1912-1983)秦腔剧作家。陕西富平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后,曾任陇东三八五旅宣传队队长、影剧团团长、陇东分区剧团团长、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延属文工团团长。1949年后任西北文联创作研究部部长、西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西安市剧目修审委员会主任等职。共创作秦腔、眉户、阿宫腔皮影戏剧目多种。其中秦腔剧目有《喝开水打曰本》《战临沂》《反妥协》《有田敏子》《活埋》《新柜中缘》《回头是岸》《原来是顽固分子派来的》等。 -
82019-10
[ 词条 ]墨遗萍
墨遗萍(1909-1989)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山西河津县人。长期从事戏居_业。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党总支书记、民众剧团党支部书记兼教育科长、山西太岳区剧协主任、《新天地》主编、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兼山西省蒲剧学社社长、山西大学教授、山西蒲剧院副院长等。撰有《蒲剧史瑰》《蒲剧小史》等戏曲史学专著,先后创作改编各种戏曲剧目26种。边区时创作的秦腔剧目有《党凤姣》《洪承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