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荆轲刺秦》
《荆轲刺秦》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背手剑》《匕首见》《闹秦廷》。净角唱做并重。含折子戏《荆轲刺秦》。事出《史记刺客列传》《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六、一百零七回,明韩昌《白虹记》传奇、清徐沁《易水歌》传奇等。李可易、刘茂森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抄录本,甘肃人民出版社刊行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王绍猷改编秦腔本。另有河北梆子抄录本;中路梆子和蒲州梆子抄录本;北路梆子抄录本;蒲州梆子演出本;山东梆子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秦国屡犯燕国,燕太子丹欲刺杀秦王赢政,经田光推荐得义士荆轲。荆轲先激秦之逃将樊於期献出自己首级,再偕秦舞阳携樊头赴秦,并在燕督亢地图中暗藏匕首,以佯称献图刺之。秦王剑长难抽,仓皇中四处逃窜,秦殿乱作一团。赵高提醒秦王背后抽剑,秦王方悟,遂拔剑刺伤荆轲。弁脾可与秦舞阳一同被杀。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录制刘茂森《荆轲刺秦》录音。李可易饰《荆轲刺秦》之荆轲(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蔡伦》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王淡如编剧。生、旦唱做工戏。事出《后汉书宦官传》。本剧讲述了东汉时,和帝中常侍蔡伦,从南国进献珍物中受启示,遂造纸代帛。小王因忌恨蔡曾劝太后释放宫女八千,今又奏本太后停贡南乡龙眼荔枝,传旨押蔡奔往廷尉,蔡饮恨自殁。 -
82019-10
[ 词条 ]《宇宙锋》
《宇宙锋》秦腔传统本戏。又称《一口剑》《六义图》《六人杰》《金殿装疯》等。旦、净、须生、小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金殿装疯》。事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元郑德辉有《秦赵高指鹿为马》杂剧。西路、中路秦腔常演,民间将其列为“江湖十八本”。今存版本现存多种版本,晋剧、豫剧、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河北梆子及京剧均有此剧目。有甘肃省图书馆藏逯进存清道光九年(1830)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王善言存清光绪九年(1884)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民国秦腔抄录本。另有中路、蒲州梆子抄录本,河北梆子油印本,山东梆子抄录本等。剧情简介秦相赵高与亲家匡扶结仇,赵设计盗取先帝所赐匡扶之剑“宇宙锋”,以借刀谋刺秦二世胡亥,反嫁祸于匡扶。秦王怒,囚匡扶,其子匡忠出逃。赵又欲将已嫁匡忠之女艳容献于胡亥,艳容至死不从,于金殿装疯,辱其父与胡亥,被驱而免祸。后匡忠杀敌立功,冤狱终辱大白。人物扮相主要人物赵艳容,正旦行当,初为俊扮,梳大头、线密子,戴凤冠、流苏、水钻泡子,披红蟒、云肩,戴玉带,佩带花边腰包,穿绣花边白裙子、粉彩裤、彩鞋,手拿金色折扇。《金殿装疯》一场补妆:点眼窝,重描眉,土黄胭粉扑面,以呈“疯像”;倒戴凤冠,玉带散挂,发髻(京剧称“发垫”)打散披背,表示仪容不整。艺术特色该剧最突出的特点是唱做并重,尤其《金殿装疯》一场,当赵艳容扯着其父赵高玉带,边碎步边唱“来来来奴与你洞房花烛结金鸾”一句,穿插有“两面脸”特技表演,即面对赵高、秦二世胡亥的半面脸笑,面对观众的半面脸则哭。当年五喜儿、桑大嘴、赵杰民、陈景民等均有演出。代表唱段《金殿装疯》一场赵艳容所唱“且看那无道君怎把旨传”(陈景民饰)[欢音二导板][欢音慢板][欢音二六板]唱腔较流行。唱午门外我下了龙车凤辇,信步儿来至在白玉阶前。愉看那无道君威风八面,放着胆大步儿上了金銮。我这里笑盈盈上前拜见,且看那无道君怎把旨传。 -
82019-10
[ 词条 ]《霍去病》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王俊学编剧。武生、武旦、须生唱做戏。事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1986年咸阳市人民剧团首演。郭明霞、李养民、薛德发、雷忠义、石含民等演出。本剧讲述了汉武帝时,匈奴来使威逼武帝让卫子夫娘娘和番,武帝束手无策。霍去病闻知,怒杀来使,闯殿请兵,被关进狱中。武帝狱中探望,霍去病献计破敌。遂组织精勇兵将,出奇制胜,大破匈奴。 -
82019-10
[ 词条 ]《宁夏戏曲史料汇编》
戏曲史料集。荆乃立主编。1985年出版第一辑,1987年出版第二辑。共收入宁夏戏曲史料文章46篇。其中《宁夏戏曲综述》《艺苑春风秋雨录》《银川庚辰俱乐部》《宁夏地方军队的秦腔班社》《觉民学社史话》等较系统地介绍了宁夏秦腔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著名秦腔演员的表演艺术。 -
82019-10
[ 词条 ]罗树德
罗树德(?~1934)秦腔演员。工净。甘肃泰安县人。人称“罗大净”“活张飞”。13岁入西和福德班学艺,师从魏葆。后至天水西秦鸿盛社、兰州福庆班、东盛班,数年后复返西和,并为福德班班主。壮年唱做俱佳,武功精湛。以演《破洛阳》之马武、《鞭扫封神台》之赵公明、《碧游宫》之三教主、《芦花荡》之张飞而饮誉陇南。1911年李夺山邀至兰州万顺班献艺,首演《三气周瑜》之张飞即出名。生四子一女,父子两代均为天水西秦鸿盛社台柱。 -
82019-10
[ 词条 ]安德功
安德功(1892~1953)秦腔净角演员。初工小旦,后改贫生。陕西临潼县(今西安临潼区)人。清光绪末年,入双翠班学艺。出科后,在渭河南北往来献艺,驰名关中各县。擅演剧目有《五台会兄》《醉打山门》《鼓滚刘封》《张飞拆书》《月下访白》等。王绍猷《秦腔记闻》赞其曰:“如禹门激浪,平地春雷。” -
82019-10
[ 词条 ]《马鞍山》
《马鞍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子期论琴》《伯牙奉琴》等。须生、小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伯牙奉琴》《伯牙摔琴》。事出《韩诗外传》及《警世通言》卷一、《今古奇观》第十九回。靖正恭、王正端、秦鸿德、高喜中等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杨鹤斋秦腔改良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西府秦腔》第二集收录张德明口述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另有《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东卷》收录山东梆子本,1956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刊行山东梆子《俞伯牙摔琴》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李三愿、薛福田收存蒲州梆子本及黄正卿口述蒲州梆子本,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许中新、胡金海口述山东梆子本。剧情简介晋国大夫俞伯牙出使楚国,船行马鞍山,弹琴自娱。原楚国大夫钟子期,砍柴经此,闻琴音即知伯牙所弹琴曲为《高山流水》,俞邀子期共论琴律,成为知音,二人遂结为兄弟。约定次年伯牙携琴入山再访。翌年伯牙赴约,路遇钟父元甫,被告知子期已死,伯牙悲痛不已,前往坟前哭祭,痛感知音难觅,乃摔琴以报,从此不再弹琴,欲为子期守墓三年。子期屋中复出,说明佯死乃怕伯牙荐官,伯牙破涕为笑,二人情谊更深。代表唱段《奉琴》一场戏中,俞伯牙、钟子期有段[欢音二六板]对唱:俞伯牙:彼此相见何太晚,相别迅即在眼前。依依难舍神志黯,心心相印话难言。钟子期:有缘今日得会面,邂逅知己结金兰。秋水长天相映碧,谈琴论道乐无边。辞兄离船上了岸,相会还须到来年。俞伯牙:(转带板)一见贤弟过山溪,不由伯牙泪悲泣。论他文才世无比,谈琴论道数第一。若得此人朝夕共,胜似在朝挂紫衣。将身打坐船舱里,明年中秋会子期。音像资料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录制苏育民《伯牙奉琴》录音,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录制靖正恭《伯牙奉琴》录音,并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