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踩跷
秦腔旦角表演特技。跷子是木制脚垫,尖而小,约三寸长,外面套绣花小鞋。演员只能用两个脚趾穿假鞋,而且要将鞋绑在脚趾上,称为扎跷。扎跷之后,演员只能凭两个脚的脚趾行走,脚跟高高提起,扎跷演员则始终都得用二趾着地。戏演完后方可解跷休息。在表演中,不仅要求模仿三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还要有特地为扎跷设计的高难动作,如踩跷走凳、踩跷过桌、踩跷踢石子等,沿低上高,蹦跳不止,方能显出演员的踩跷技巧来。清乾隆时,秦腔旦角魏长生在北京演出后“名动京师”,踩跷之此推广到其他剧种。继魏长生之后,表演踩跷著名者有陈银官、陈雨农、朱怡堂等。《药毒武大郎》中潘金莲即有此特技表演。 -
82019-10
[ 词条 ]会宁县陇西川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会宁县杨集乡西川村。戏楼中梁烙印“明洪武二年”字样。1920年因地震毁塌,又原样复修。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式起脊凹角,飞檐斗拱,出阁架斗,各角向上微翘。高14米,宽7.5米,深8米。用20根立柱,36根横梁,82根红松椽构成前台后室。前台为楼阁式,后室为人字梁形,中间用木板分隔。前台面积18平方米,两侧各有小门通向化妆室。台两侧两侧有栏杆护围,为文武场演奏区,台高3.8米,宽7.5米,深3米,台顶挂“陇镇雅观”刻制木匾一幅。台两侧有对联,左联:“文成武就金榜题名虚富贵”,右联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姻缘”。每逢庙会和节庆,当地自乐班和外地化俗社、葫芦社、文化社、关娃班、民乐社等班社均在此演出。 -
82019-10
[ 词条 ]白水县仓颉庙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白水县东北四十公里史官镇仓颉庙山门两侧。系并台双戏楼,坐南向北,东西两台各为三间,式样大体相同。东台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后多经修葺,硬山顶,玻璃筒瓦覆盖,檐柱四根,将台面分作三间,中柱四根将进深分作两间。台基高1.54米,台面宽8.9米,进深8.6米。前檐柱托大额枋、栏额枋、挑檐枋,前台两侧建八字音墙,增强音响效果。西台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台面通宽8.22米,基高1.37米,进深8.31米。两台后墙题壁甚多。 -
82019-10
[ 词条 ]《皇甫谧》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徐乃平编剧。生、旦唱做戏。甘肃省灵台县秦剧首演。徐乃平导演,冯琳作曲,舞美方群。陈栓昌、曹军、宏忠、杨平等演出。本剧讲述了皇甫经历重重困难终成为华夏针灸之祖,著立《针灸甲乙经》传于膚世的故事。 -
82019-10
[ 词条 ]《曹操与杨修》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陈亚仙编剧。范克峻、严森林移植。生、净唱做戏。兰州市戏曲剧院首演。欧阳明、邢建仁导演,王笃作曲,舞美邱高师、毛乐乐。张兰秦、张安学、张小琴、施丽娟演出。本剧讲述了赤壁兵败后汉相曹操于郭嘉墓前大放悲声。曹操图大业需良才,招贤纳士,杨修携一壶酒半囊书投奔而来。英雄相遇,曹操意图挽回惨败的形势,聘杨修为仓曹主簿。杨修遂与孔文岱一起为其筹备军粮马匹。然而曹操生性多疑,念及孔文岱乃所杀孔融之后,又逢小人进谗言,冲冠一怒,杀了为筹粮马辛勤奔走的孔文岱。事过曹操悔之晚矣,却不甘认错,以“休教天下人负我”为己开脱,遂撒下梦中杀人之谎。杨修痛失挚友,洞悉丞相的谎言,一意要逼曹操认错。为顾及颜面,曹操杀了夫人倩娘,又将鹿鸣女许配杨修,为杨修牵马引缰。曹杨的联姻还是敌不过嫌隙日深。杨修的不依不饶与盖世聪慧激怒了曹相偏狭暴戾之心。曹杨两不相让,鸡肋之争更使得两败俱伤。杨修借题发挥,做最后一搏,试图警醒阿谀声中的曹操早日退兵。然执意出兵雪耻的曹操焉能听进逆耳的忠言!曹操斥杨修扰乱军心,欲斩之而后快。杨主簿恨赴阴曹,曹丞相欲成就之霸业也就此一蹶不振。孰是孰非,两人心中似明非明,空余下招贤的悲凉鼓声。 -
82019-10
[ 词条 ]庆阳市城花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庆阳城南街鹅池洞巷内。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经历数朝多次修繕。1933年,庆阳、山西、山东三省商帮集资翻修后,充作“三省会馆”。戏楼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四楼角为木制空斗相连接,檐角翅出,如飞燕展翅。台基筒出地面2米,台口宽9米,进深8米。台中有木屏隔出前后台,两边为上下场门,门额左书“出将”,右书“入相”;戏楼正中檐下悬一蓝色匾额,横书“尽在个中”四字。两壁有壁画隐约可见。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会期,主要唱《药王卷》《黄河阵》等戏,供奉财神和药王神。1948年国民党马步芳部谭旅长,为征用木料被拆毁。 -
82019-10
[ 词条 ]《孔雀东南飞》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刘瑄现编剧。生、旦为主唱做戏。事出古诗《孔雀东南飞》。1953年甘肃省镇原县六一秦腔剧团首演李应魁、杨俊清、李育民、陈文俊演出。本剧讲述了东汉末年,庐声江府吏焦仲卿娶妻刘兰芝,尊婆爱妹,夫妻和睦。其母为门第观念所使,逼仲卿休妻。兰芝归家后,为胞兄不容,为得利而逼兰芝改嫁太守之子。仲唧和兰芝几经复婚未果,最后双双殉情。 -
82019-10
[ 词条 ]关帝庙戏楼
修建于关帝庙的戏楼,有关帝庙的地方几乎都有修建。①庄浪县关帝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庄浪县城中心街上。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砖木结构,总高6.7米,宽5米,深5.7米,左右副台各宽2米,台后分成三间,各宽3米,台面板条铺成,四角四柱支撑,另四柱隔成前后台开间。系顶枋架结构,楸、檀、马台板下空可过行人。后墙挖出上下场门,台后有化妆室,坐南朝北,与正殿相对。戏台左、右、后环墙,檐顶斗拱卧角。椽纵横交错,中间主体为“五檩四椽”式,楼顶绿色琉璃瓦,四周呈放射状,雕饰屋脊,两头鸱吻兽头。楼下中间大门直通关帝大殿,左右为泥塑红、白大马各一匹。横梁有题记,上书:“大清康熙七年岁次戊申孟夏毂旦敕授文林郎庄浪县金壹佰两重建缘首邑民蒙习漾”。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始日,当地民众请戏班在此演出。②嘉峪关市关帝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嘉峪关朝宗门对面南闸门内。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台梁墨笔题记:“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关中曹良臣左哨把总秦兴成右哨把总黄达义经制额外委土遮(庶)军民重建。”坐南向北,台口高3米,宽8.8米,深9.5米,台基高2.5米,总高8.5米,建筑面积114平方米。三间四格,进深两间,青石台基。前台为歇山顶式,后台为硬山顶式。屋顶起脊瓦兽,琉璃盖瓦,前后台以木制隔扇相隔,前台两侧有砖砌八字形屏风,上书对联:“悲欢禽合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正台竖立两根红漆明柱,上悬木刻对联,左为:”时雨助王师宜取万里昆仑争迎马迹”;右为:“春风怀帝力且喜十年帷幄重握刀环”。关帝庙系道教庙,此戏楼也具道观风格。1958、1979年两次维修,风格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