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困荥阳》
《困荥阳》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火烧纪信》《纪信替主》等。须生、大净唱做并重。事出《史记高祖本纪》,《西汉演义》第六十四回,元顾仲清《荥阳城火烧纪信》杂剧等。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杨春生口述秦腔抄录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胡全海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城内,张良设计,纪信乔扮刘邦,出城向项羽投降;刘邦假扮士卒乘隙逃走。项羽察知大怒,用火烧死纪信。 -
82019-10
[ 词条 ]演出场所
专供观看演艺的建筑。汉代开始出现,多设在广场观赏的角抵、百戏的帐棚,称“看棚”表庳区建筑化,大约始于唐代,除乐棚外,还有歌台、舞台。宋、金、元时期,随着娱神庙会民俗之风的蓬勃兴起,开始出现戏楼。随着职业艺人和商业性演出团体的增多,城市里又出现了瓦舍勾栏等供艺人演艺的场所。勾栏内设腰棚供观众观演,有戏房供艺人演艺。辛亥革命后,除广大乡村仍沿用庙会戏台演出外,西安等大、中城市的演出场所已开始向室内营业剧场发展(又名戏园、剧园、舞台)。1916年陆建章在西安新建的宜春园剧场,开了城市营业剧场的先河。剧场建有舞台和观众厅,中间池座设有靠背木椅座席,两边栏杆外增施站席,站席楼上建有包厢,采用售票对号入座形式做营业演出,成为民国时期陕西城市戏曲演出场所的基本形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所建的延安大礼堂剧场,榆林、绥德所建的中山堂剧场和西安正易社剧场等,都是此类剧场的代表性建筑。一些剧社、行会、班头因财力不足,为进行营业演出,也建造了一些以铅板等盖顶、以芦席等裹体的室内演出和观戏的剧场。如西安三意社剧场、正俗社剧场、集义社剧场、夏声剧院、长安大舞台、民乐园戏院、国民戏院,及山西会馆、福建会馆与银匠会馆舞台等。除西安外,宝鸡、咸阳、渭南、汉中等地也建筑了一些此类剧场。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家庭剧场,小者如西安京剧票友阎甘园所修的小舞台,可容观众百余人;大者如洛南县古城镇大财主广福祥为满足该家300人的娱乐之需所建的福祥剧场,内设有观众座席500余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各地新建和改建的剧场,多系钢筋水泥结构,戏台为镜框式,增加了幕布、修建了乐池,后台有化妆室、更衣室、电工室、灯光音响控制室等设施。二十一世纪,剧院建筑完全实现科技化,如易俗社大剧院、甘肃大剧院等,都是现代化演出场所的典型代表。 -
82019-10
[ 词条 ]业余秦腔戏班
秦腔爱好者相聚、传习、演艺场所和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演出团体。京剧习称“票房”,秦腔习称“业余戏班”。戏班成员统称“好家”或“票友”。业余戏班不仅是秦腔好家演唱秦腔和自娱自乐的艺术团体,也是研究秦腔艺术、切磋表演技艺、传播和普及秦腔艺术乃至咅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力量。业余戏班除秦腔好家活动外,还有专业演员参加,促进了内、外行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业余戏班还经常向职业戏班培养并输送舞台表演人才,不少著名的秦腔演员都是好家出身,如四金儿、傅邦、唐华、刘立杰、袁天霖、谈维新、楼英杰、傅荣启、米清华、郑翰卿等。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业余秦腔戏班清同治、光绪年间,正是秦腔的繁荣昌盛时期,业余秦腔戏班遍及西北各省,最早以唱曲子自乐的演艺组织纷纷改唱秦腔。如青海省乐都高庙镇业余秦腔班、平安县古城业余秦腔班、西宁市三其村业余秦腔班等,都是清同治以前先由唱曲子后又改唱秦腔的较早业余班社。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业余秦腔戏班遍及城市农村,参加者既有文人墨客,又有工、商、军、学各阶层人士。各个戏班少则10人,多则数十人,甚至上百人。这一时期较著名的业余班社有:甘肃成县纸坊业余戏班、临潭新堡剧团,青海贾尔藏业余戏班,西安学生票社,陕西蓝田县肖家坡业余剧团、略阳自乐社、凤县游艺剧团、三原学联剧团,新疆哈密群众秦腔自乐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业余秦腔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业余秦腔剧团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出现青海湟源县工商联职工业余秦剧团、陕西宜君县西舍村业余剧团、合阳县坤龙村业余剧团、合阳县雷村自乐班、西安灞桥十里铺秦腔联谊会自乐班、新疆呼图壁县河庄大队(火神庙)业余秦剧团、咸阳五一俱乐部、大荔西寨业余剧团、兰州红古区湟兴村业余秦剧团、陕西合阳县东清村自乐班等。另外,西安、兰州部分大专院校也成立了自己的秦腔剧团。西北师范大学秦腔团、陕西师大学生秦剧团都成立于1952年,定期活动,经常演出大本剧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活动被迫停止。七十年代后期逐渐恢复后,业余剧团的组建几乎遍布西北各省的县乡村镇、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以至部队的军师团营,数量超过专业剧团数倍甚至数十倍。如甘肃甘谷为一个有50多万人的中等县,辖20个乡镇,仅有一个专业剧团,自发成立的秦腔业余剧团却有78个,之外还有110个秦腔业余演唱班子,并分北山、西川、东川三大流派相互竞技,常年演唱秦腔不止(《甘谷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文化品位较高的大中城市,秦腔的生命力更为强大。甘肃省会兰州的秦腔市场被遍布各处的秦腔茶社所占据,全市多达两三百家的茶社,秦腔好家或登台自娱或品茶清赏,已经成为兰州市民的社会流风,自发组合的秦腔演唱班子随处可见可闻。但省直和市直两个专业秦腔剧团,由于剧场售票的萧瑟,常年下乡演出甚至以“小剧场”演出形式来迎合市民的文化品位。1976年以来,较著名的秦腔业余剧团有:宁县太昌业余秦剧团、哈密市业余秦剧团、长庆石油勘探局业余文艺宣传队、西安碑林职工业余秦剧团、博乐县燎原农民秦腔剧团、乌鲁木齐市秦腔联谊社、乌鲁木齐市振兴秦腔自乐班、天水市秦州区老年协会樱花秦韵班、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群艺剧团、西安市电信秦腔团、陕西省高校戏曲研究会秦腔团、甘肃省西秦业余剧社、甘肃靖远县五合乡崇文秦剧团等。 -
82019-10
[ 词条 ]《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
甘肃省文化局戏曲艺术研究会(现甘肃省剧目工作室)1962年编辑出版。秦良玉、刘涛、李嘉澍、金行健、李迟等编辑。主要收集甘肃发掘、捜集和记录的传统剧目。秦腔集包括《佘塘关》《传枪传》《后河东》《千秋庙》《太君征北》《状元媒》《金沙滩》《两狼山》《李陵碑》《永靖桥》《审潘洪》《董家岭》《杨六郎招亲》《五台会兄》《打孟良》《打焦赞》《焦赞杀府》《铁丘坟》《夺三关》《铜铃记》《天门阵》《破澶州》《破洪门》《二天门》《杨家将征辽》《杨文广征西》《恶虎关》《杨娥坤征西》《太君辞朝》《铁钉床》《佛手橘》《乾坤鞘》《女忠孝》《仁义卷》《世王府》《金雀扇》《龙脉计》(第1~3本)《梵王宫》《串龙珠》《旧德州》《采石矶》《江东桥》《鄱阳湖》《牛脾山》《黄巢中元》《高三上坟》《贬十王》《合凤裙》》游家庙》《假金牌》《出樊城》《铁车阵》《秦琼卖马》《忠烈会》《高平关》《万里侯》《平庆图》《大明府》《凤鸾俦》《虎狼义》《双凤奇》《玉梅涤》《苏武牧羊》《姜氏挂帅》《芙奴传》《卖华山》《铁门关》《姚期绑子》《鬼神庄》《铁弓缘》《临潼山》《乾坤带》《纪家山》《九阳山》《双叶缘》《龙凤会》《梅花阵》《一捧雪》(前后本)《三凤图》《三义节》《双贵图》《翠镯记》《七箭书》《下宛城》《南阳关》《双锁山》《下南唐》《化墨球》《鲤鱼大闹金相府》《青风亭》91个剧目。其中包括有甘肃特有剧目和已经在舞台失传的剧目。 -
82019-10
[ 词条 ]《哪吒闹海》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陈塘关》《韩元山》《乾坤圈》等。武生为主唱做打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十二至十四回。清代咸丰朝至民国年间陕西、甘肃各地秦腔班社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同治二十年(1881)口述秦腔抄录本,1960年长安书店刊行白雨改编秦腔本。本剧讲述了陈塘关守将李靖之三子哪吒,闹海打死龙王太子,龙王往靖府索命,李靖严责哪吒,哪吒不依,李靖怒,遂与哪吒断绝父子关系,哪吒乞告求拜母告别,李拒之,哪吒当即割肉还父而死。后得太乙真人所救,并以莲花化身使其复活,燃灯道人为其父子排解前怨。秦腔中哪吒的人物扮相以武娃生应行,俊扮,着蓝素抱衣抱裤,头戴娃娃发,别双头枪。而在上党梆子中该人物则以小花脸应工。 -
82019-10
[ 词条 ]张毅
张毅(1938~ )秦腔演员。工净,后改演丑角。陕西渭南市人。1951年人陕西朝邑县剧团学艺,师承徐元民。曾任陕西大荔县剧团团长、顾问。工架魁伟,台风严谨。先后演出剧目近百本,擅演剧目有《赤桑镇》《苟家滩》《打銮驾》《斩单童》《战马超》,以及现代戏《白毛女》岩》《智取威虎山》等。 -
82019-10
[ 词条 ]《三滴血主要唱腔及曲牌》
秦腔曲谱集。音乐设计薛增禄、荆生彦,记谱王振。1960年4月长安书店出版。全书收录秦腔《三滴血》主要唱腔,如李晚春之[慢板]转[二六板]欢苦音唱腔“兄弟窗前把书看”,贾莲香及周天佑之[二倒板]转[慢板][二六板]苦音唱腔“家住在五台县”,李遇春之[大带板苦音二六]唱腔“袓籍陕西韩城县”,周仁瑞之[苦音二六板]唱腔“你二人进前来”等。书中还收录四支曲牌。 -
82019-10
[ 词条 ]葫芦儿
葫芦儿(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主工毛净。陝叫叫安电人。光绪宣统年间名震关中,文武皆能。擅演常遇春、严世蕃、马武、张飞、钟馗、陆判、严嵩、秦桧、贾似道等角色。王绍猷评其为“辦铁面,暮鼓晨钟”。